杂感三首 其二
吾闻青海外,赤水西流沙。神人生鸟翼,蓬首乱如麻。出入乘两龙,左右臂双蛇。中有不死药,奇丽更纷葩。琅玕坠珠英,玗琪散瑶华。双双相合并,文文自交加。我愿从之游,万里迹非赊。但恐非人类,寿命其奈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听说在青海外,有一条红色的河流向西流淌,河岸边的沙子就像火星一般。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些神人,他们长着翅膀,头发像一团乱麻。他们在空中穿行,乘坐的是两条巨龙,而手臂上则缠绕着两条蛇。在这个神秘的地方,有一种长生不死的仙药,它带来的美景如同繁花盛开。而那些从天而降的宝石,散落在这如同仙境的地方,晶莹剔透,璀璨夺目。这些神人成双成对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文明与智慧。我非常渴望能跟随他们的足迹,探索这个遥远的世界,即使要走一万里也不觉得远。但我担心,这也许并非属于人类的领地,我的寿命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旅程。
去完善
释义
《杂感三首 其二》蒋山卿:
1. 吾闻青海外:青海外,此处指中国的西部地区。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2. 赤水西流沙:赤水,传说中的一条河,源出昆仑山;流沙,即沙漠。这句意思是,沿着赤水向西而行,会进入沙漠地带。
3. 神人生鸟翼:神人,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鸟翼,指鸟类翅膀。这句意思是,神仙有鸟一样的翅膀。
4. 蓬首乱如麻:蓬首,形容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如麻,形容杂乱无章。这句意思是,神仙的头发凌乱如同乱麻。
5. 出入乘两龙:出入,指来往于人间与仙境之间;两龙,指两条龙。这句意思是,神仙往来于人间与仙境时,乘坐的是两条龙。
6. 左右臂双蛇:左、右臂,指神仙的左右手臂;双蛇,指两条蛇。这句意思是,神仙的左右手臂上都缠着两条蛇。
7. 不死药:传说中的一种仙药,吃了后可以长生不老。
8. 琅玕坠珠英:琅玕,一种美丽的玉石;坠珠英,指琅玕上垂下的珠子。这句意思是,琅玕上垂下的珠子闪闪发光。
9. 玗琪散瑶华:玗琪,一种美玉;散瑶华,指瑶华散落。这句意思是,瑶华在空气中飘散,美丽动人。
10. 双双相合并:双双,指成双成对的神仙;相合并,指相互结合在一起。这句意思是,成双成对的神仙相互结合在一起。
11. 文文自交加:文文,形容文采飞扬的样子;自交加,指相互交织。这句意思是,文采飞扬的文字相互交织在一起。
12. 我愿从之游:从之游,指跟随神仙游览。这句意思是,我愿意跟随神仙一起去游览。
13. 万里迹非赊:万里,指漫长的旅程;迹非赊,指痕迹不明显。这句意思是,虽然路途漫长,但痕迹并不明显。
14. 但恐非人类:但恐,指担忧;非人类,指不是人类。这句意思是,我担心我不是人类。
15. 寿命其奈何:寿命,指生命的时间;其奈何,表示感叹。这句意思是,我的生命时间又能怎么办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杂感三首·其二》以奇幻的笔法描绘了仙人世界的奇妙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探访神仙之境、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担忧自身是否具备成仙条件的矛盾心情。
诗歌首先描绘了神秘的“青海外,赤水西流沙”这一仙境场景,充满了奇幻的色彩。随后描绘神人乘坐双龙,手持双蛇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而恐怖的氛围。接着描绘仙境中的奇花异草和琳琅满目的宝物,使读者陶醉于这美好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此,他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担心自身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
这首诗体现了蒋山卿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感三首 其二》是明朝诗人蒋山卿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元朝的统治走向明朝的建立过渡阶段。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农民起义不断爆发。而诗人蒋山卿则是一个有才华却未得到重用的文人,他曾经担任一些较低级的官职,但因为各种原因被贬谪到外地。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中,蒋山卿写下了这首《杂感三首 其二》。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社会矛盾和个人命运时所产生的不满、忧虑和无奈的情绪。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