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刘诏寺丞槛泉亭
泉名从古冠齐丘,独占溪心涌不休。
深似蜀都分海眼,势如吴分起潮头。
连宵鼓浪摇明月,当暑迎风作素秋。
亭上主人留我语,只将尘事指浮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泉名自古与山齐平,独自在溪流中心涌动不息。
它的深度如同四川的都江堰分流的海眼,气势犹如江南地区的钱塘江潮头。
夜晚来临,浪花拍打着明月;炎炎夏日,微风拂面带来凉意。
亭子上的主人留我说话,只不过用世俗之事来比喻浮生若梦。
去完善
释义
1. "泉名从古冠齐丘":这里的"齐丘"指的是中国山东省的丘陵地带,"泉名"指的是该地有名的泉水。
2. "独占溪心涌不休":这句描述的是泉水在溪流中心不断涌出的情景。
3. "深似蜀都分海眼":这句话中的"蜀都"是四川省的别称,"海眼"则是指海底的喷泉口。这里用以比喻泉水之深。
4. "势如吴分起潮头":"吴"是中国江苏省的古称,"潮头"即潮水的浪花。这句是形容泉水的动态和气势。
5. "连宵鼓浪摇明月":这一句描绘了夜晚时泉水拍打水面,映照明月的景象。
6. "当暑迎风作素秋":这句话描述的是在炎炎夏日中,泉边吹来的微风让人感到凉爽如同秋天。
7. "亭上主人留我语":这句话说明诗人正在亭中与友人交谈。
8. "只将尘事指浮沤":"浮沤"本指水上气泡,这里用来象征世俗之事。整句话的含义是诗人与朋友聊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泉水的诗,诗人以槛泉亭为题,描绘了泉水涌流不息、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首联“泉名从古冠齐丘,独占溪心涌不休”,写出了泉水的悠久历史和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颔联“深似蜀都分海眼,势如吴分起潮头”,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泉水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显得更加壮观。颈联“连宵鼓浪摇明月,当暑迎风作素秋”,进一步描绘泉水的气势磅礴,强调泉水在昼夜、寒暑中的坚韧和生命力。尾联“亭上主人留我语,只将尘事指浮沤”,则通过对主人言谈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如烟的态度。整首诗既有对景色的生动描绘,又寓含了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题刘诏寺丞槛泉亭》的作者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赵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时期(公元968年-1063年)。
赵抃在宋仁宗时期历任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右正言等职,期间他直言敢谏,弹劾权臣,深得皇帝信任。然而,随着朝政腐败日益严重,赵抃逐渐对官场产生厌倦,于是选择了辞官回乡,过着恬静的生活。
这一时期,宋朝的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发展也达到了高峰。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形成了独特的文人群体,他们注重文学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抃也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文人情怀的诗篇。
这首诗《寄题刘诏寺丞槛泉亭》正是赵抃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泉水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朋友刘诏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赵抃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