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阳朔县

标题包含
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阳朔县
桂林阳朔溪山秀,莫叹迢迢五岭南。 百里字人须敏政,千金酌水更惩贪。 鸣榔下濑潮程远,曵彩升堂寿䜩酣。 远地民淳无牒诉,县斋终日好清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亿(974年-1020年),字大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杨希闵是当时的名士,对杨亿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亿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桂林阳朔的风景如画,不必感叹它位于遥远的五岭之南。 百里之内,读书识字的人需要勤奋努力;不要因饮千金之水而惩罚自己的贪婪。 鱼在水中击打的声音、船在波浪中的颠簸,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彩色丝带点缀着喜庆的宴会厅,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此地的人民淳朴善良,没有诉讼纷争;在县政府的办公室里,我们可以整天享受清谈的乐趣。
去完善
释义
《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阳朔县》杨亿:这是一首描述阳朔风光以及表弟李宗元治理阳朔的诗歌。下面是对诗句中某些词汇的解释: 1. 桂林阳朔溪山秀:这是描绘阳朔地区的美丽景色。其中,“桂林”是指广西省桂林市,而“阳朔”则是位于桂林市西南的一个县。这两地的风景以青山绿水著称。 2. 莫叹迢迢五岭南:这句诗意思是不要抱怨阳朔地处遥远的五岭之南。五岭指的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位于江西省与湖南省之间的山脉。 3. 百里字人须敏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期望李宗元在治理阳朔县时能够关心百姓疾苦,实施敏捷的政策。其中,“百里”指代一县的范围,“字人”表示治理百姓,“敏政”则意味着高效的行政措施。 4. 千金酌水更惩贪:这句诗告诫李宗元要以身作则,保持廉洁,杜绝贪污行为。其中,“千金”是比喻昂贵的代价,而“酌水”表示生活简朴,象征清廉的品质。 5. 鸣榔下濑潮程远:这句诗描绘了阳朔地区江流的景象。其中,“鸣榔”指的是渔民敲击船舷发出声响,用以惊鱼,“下濑”是指水流湍急的地方,“潮程远”则是形容江水波涛汹涌,行程遥远。 6. 曵彩升堂寿宴酣:这句诗描写了举办宴会庆祝李宗元的寿辰的场景。其中,“曵彩”是指挂起五彩缤纷的绸缎,“升堂”代表进入正厅,“寿宴酣”则表示酒宴氛围欢乐愉快。 7. 远地民淳无牒诉:这句诗强调阳朔地区的民风淳朴,没有大量的诉讼案件。其中,“远地”是指偏远之地,“民淳”是赞美当地百姓的纯朴品质,“无牒诉”表示民间纠纷较少。 8. 县斋终日好清谈:这句诗是说在李宗元的治理下,阳朔县衙内的生活闲适,官员们可以在白天闲暇时光进行轻松的交谈。其中,“县斋”是指县衙的书斋,“清谈”是形容轻松愉快的谈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杨亿为表弟李宗元出任桂州阳朔县知县所作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阳朔县的自然风光,赞美其山水秀美,然后鼓励表弟不要因为地域遥远而气馁,要珍惜这个机会,为百姓做实事。 接着,诗人提醒表弟要认真处理政务,关注民生,“百里字人须敏政”是说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要关心民众的需求,敏捷地处理政务;“千金酌水更惩贪”则要求表弟以清廉为本,克制贪欲,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鸣榔下濑潮程远,曵彩升堂寿宴酣”两句则是描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希望表弟能够在任职期间与民众共享欢乐时光。 最后两句“远地民淳无牒诉,县斋终日好清谈”表达了诗人对阳朔县淳朴民风的美好愿望,即希望远离尘嚣的偏远之地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没有诉讼纠纷,让表弟在任期内可以过上平静美好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987年,诗人在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期间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在这一年里,他的表弟李宗元受命出任桂林知县。离别之际,诗人感慨万分,挥笔成篇。 当时正值北宋真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然而,朝政仍然受到了党争的影响。此时,著名文人苏轼、欧阳修等正活跃于文坛,他们倡导改革,主张文学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杨亿的诗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关心时事,关注民生,以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人生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