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归山词
虎迹新逢雨后泥,无人家处洞边溪。
独行归客晚山里,赖有鹧鸪临路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虎刚留下的足迹,踩在雨后的泥泞里,附近没有人家,只有山洞边的溪流。孤独的旅人在这傍晚的山中行走,幸亏还有鹧鸪鸟在路上为他指引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日晚归山词》注释如下:
1. 虎迹新逢雨后泥:“虎迹”是指老虎的脚印;“雨后泥”是指下过雨后的泥泞道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遇到新的老虎脚印的场景,暗示着山区环境的险恶。
2. 无人家处洞边溪:“无人家”意味着没有居民居住的荒野地区;“洞边溪”是指在洞穴旁的溪流。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所处地点的荒凉与偏僻。
3. 独行归客晚山里:“独行”表示诗人独自前行;“归客”指归乡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晚山里”指的是傍晚时分在山区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地行走在傍晚的山中。
4. 赖有鹧鸪临路岐:“赖有”表示幸亏有了;“鹧鸪”是一种鸟,其叫声悲凉,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故乡之情;“临路岐”是站在岔路口的意思。这句诗表明,诗人庆幸在路上听到了鹧鸪的叫声,给自己在荒凉的旅途中增添了一丝慰藉。
去完善
赏析
《日晚归山词》描绘了一幅静谧、孤寂的山景图。诗的开头以“虎迹新逢雨后泥”呈现了山中刚刚下过雨的情景,暗示出山野的荒凉与险恶。接下来,诗人又通过“无人家处洞边溪”进一步刻画了这种荒僻的景象。两句诗展现出了山林深处人烟稀少,动物活动痕迹清晰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化身为一名独行归客,独自走在傍晚的山里。此时的山路因为下雨显得尤为湿滑,而前方的路又是分岔的,充满着未知和艰险。然而在这关键时刻,诗人依靠“鹧鸪”来指引道路。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因为鹧鸪的出现,心灵得到安慰和指引的感觉。
总体而言,《日晚归山词》这首词通过对山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独行归客内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独行在山间的孤独感。同时,用鹧鸪作为引领道路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仍然能够找到希望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晚归山词》是唐朝诗人施肩吾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世纪中叶,即唐朝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施肩吾正生活在唐代繁荣富饶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诗歌艺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受到了较高的社会尊重。另一方面,诗人曾在地方做过官,后因故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使得他有机会深入自然,观察生活,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首诗通过描述傍晚时分归山途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宦海风波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从诗人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和生活的复杂态度,以及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