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老梅枝上挂牵牛,引得青花上树头。
秋圃日斜风露冷,倒垂长蔓拂鸣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梅树上缠绕牵牛花,把蓝花在枝头盛开。
秋天花园里夕阳下微风和寒露带来一丝寒冷,倒挂的长藤轻轻拂过鸣叫的斑鸠。
去完善
释义
1. 老梅:这里指已经生长了很多年的梅树。
2. 牵牛:植物名,即牵牛花,又称朝颜、碗豆花等,因为花朵形状酷似喇叭而著名。
3. 青花:本意为青色的瓷器,这里代指牵牛花的蓝色花朵。
4. 树头:树的顶部,这里特指梅树的枝头。
5. 秋圃:秋天的花园。
6. 日斜:太阳偏斜,意指夕阳时分。
7. 风露:风和露水,表示天气凉爽。
8. 倒垂:向下或两侧垂下。
9. 长蔓:指牵牛花的长茎。
10. 拂:轻轻掠过。
11. 鸣鸠:鸣叫的鸠鸟,这里特指发出叫声的斑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牵牛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牵牛花攀爬在老梅树枝上,其蓝色的花朵点缀在树梢之间;秋天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微风带露,凉意袭来;而牵牛花的藤蔓却依旧生命力旺盛,它们倒挂下来,轻轻地拂过枝头上的鸣鸠。
这首诗首句“老梅枝上挂牵牛”,既展示了牵牛花依附于老梅树生长的状态,又通过“挂牵牛”暗示出牵牛花的攀援特性。同时,诗人以“老梅”象征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循环,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深沉的基调。
接下来的“引得青花上树头”,形象地描绘了牵牛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美丽的蓝色花朵。这句诗不仅表现出牵牛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还传达了生命力的美好。
“秋圃日斜风露冷”这一句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随着太阳渐渐西沉,风力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凝聚成露水,这时的凉意更显得浓重。这句话意味着季节更替、时光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一句“倒垂长蔓拂鸣鸠”则是以动写静,突显了牵牛花的活力。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牵牛花的藤蔓依然顽强生长,甚至影响到周围的鸣鸠。这种看似宁静的场景实则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牵牛花》是明代诗人释永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牵牛花在清晨时分绽放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热爱。创作时间是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也是明朝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释永颐生活的时代,明朝初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却面临着科举制度的压力。释永颐身为一名僧人,虽然摆脱了科举制度的束缚,但同样面临着社会地位的问题。他选择了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永颐以牵牛花为题材,创作了这首《牵牛花》。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在当时社会的处境和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