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宫
渺渺笙歌散石筵,霓旌吹断网蛛悬。
经年不锁青鸾殿,野鹤飞来玉几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渺的音乐声从石桌上散去,彩虹般的旗子吹断了蜘蛛的网。多年没有锁上青鸾宫殿的大门了,野外飞来的仙鹤落在了玉几前。
去完善
释义
1. 渺渺:形容音乐或声音悠扬而缥缈。
2. 笙歌:指代歌舞表演。
3. 石筵:即石桌,此处描绘的是宫廷宴会场景。
4. 霓旌:彩色的旗子,此处可能指代皇帝出行的仪仗队。
5. 网蛛悬:指蜘蛛在丝网上悬挂。
6.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7. 青鸾殿: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宫殿名称。
8. 野鹤:野生的仙鹤,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9. 玉几:玉制的茶几或者帝王的御座。
去完善
赏析
《废宫》是南宋诗人释永颐的一首描绘废宫景象的七言律诗。全诗以凄清、荒凉的笔调描绘了废宫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昔日辉煌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渺渺笙歌散石筵”,通过描写笙歌飘散的场景,展现出废宫昔日的繁华与热闹。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切都已消逝在风中,只留下石筵上孤独的痕迹。次句“霓旌吹断网蛛悬”,则进一步渲染了废宫的荒凉气氛。飘扬的霓旌已经破碎,取而代之的是蛛丝悬挂。这不仅是形象的比喻,更传达出废宫已经沦落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接下来的两句“经年不锁青鸾殿,野鹤飞来玉几前”,则将笔触从外部环境转向内部场景。青鸾殿已经多年无人打理,连门都没有锁住,而野鹤却在这个曾经的皇家宫殿内自由飞翔。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废宫的衰败与落寞,也寓示着昔日辉煌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废宫位于南朝梁代,此诗创作于502年-557年之间。释永颐在幼年时便对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后成为一代著名诗人。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争夺霸业。梁武帝在此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他对国家政治的关注逐渐减少,开始关注佛教文化的发展。于是建康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其中就包括释永颐。
释永颐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经沧桑,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感悟。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这首诗里,通过描述废弃宫殿的景象,揭示了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