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汀涨

标题包含
汀涨
泽国迷春涨,芳洲生绿波。 浄涵汀树小,闲占浦云多。 风晚低轻燕,川明媚浴鹅。 望人烟思远,奈此暮山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永颐(1840年-1901年),法号“释永颐”,俗名“李瑞清”,字“少白”,号“梅痴”,又号“清道人”,中国清朝末年著名画家、书法家。 释永颐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对诗词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水乡春光荡漾如醉,绿意盎然点缀江洲。 清澈的河水映照岸边的树木倒影,悠闲地占据着水边,白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 微风拂面,傍晚时分燕子低飞,山川湖泊间沐浴嬉戏的天鹅令人赏心悦目。 望着远方的人家烟火,无奈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去完善
释义
1. 泽国:指地势低洼,河流湖泊众多的地区。 2. 迷春涨:形容春天水涨满,一片迷茫的景象。 3. 芳洲:指长满花草的沙洲或岛屿。 4. 浄涵:干净明净的水域。 5. 汀树:水边的树木。 6. 闲占浦云多:指悠闲地欣赏水边天空中的云朵。 7. 风晚低轻燕:指傍晚时风轻云淡,燕子轻盈飞翔的场景。 8. 川明媚浴鹅:描述河川两岸风光美丽,沐浴着鹅群的景象。 9. 望人烟思远:表达了诗人远望人间的烟火,心生思念之情。 10. 奈此暮山何:表示面对眼前的暮色苍茫的山景,心中无奈之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光下的江河湖泊景致,诗人以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传达出江南水乡的特有韵味。首句“泽国迷春涨”即概括出整个画面的基调,以此为契机展开描写。接下里的一联写洲渚中荡漾的绿色波光,凸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二联则通过两岸树木、水边浮云的描述,展现出江畔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联分述近景与远景,近距离的风燕轻舞与远处的沐浴天鹅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向远方的人烟和暮山,增添了画面深度的同时也突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因思念遥远之地而产生的无奈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视野开阔,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汀涨》是南宋诗人释永颐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末元初,也就是公元13世纪末期至14世纪初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时期。 释永颐生活在这一特殊时期,他是一位出家人,本名吴航,字元季,号西窗,福建福州人。他早年在南宋朝廷任职,后因政治斗争而失意出家为僧。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民生的关切,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 在这一时期,元朝的崛起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元朝征服南宋后,对汉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间反抗斗争不断,许多知识分子也因此受到迫害。释永颐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