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海棠
蜀妃夜谒紫虚皇,玉凤差参促晓妆。
䜩罢瑶台魂未醒,臙脂脸上白云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蜀妃夜晚拜见紫虚皇帝,如玉凤凰般的宫女匆匆为她准备清晨的妆容。宴会在瑶台上结束,但魂魄还未完全清醒,胭脂落在脸上的香气如同白云般飘逸。
去完善
释义
1. 蜀妃:此处指海棠花,因蜀地(四川一带)是我国海棠的主要产地之一,故以“蜀妃”喻之。
2. 紫虚皇:天帝,天神,这里暗指皇城或皇宫。
3. 玉凤:凤凰的一种,这里用以形容海棠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4. 差参:意思是参与、加入。
5. 促晓妆:早晨梳妆打扮。这里是说海棠花在清晨开放,为大自然增添了美感。
6. 䜩罢:宴会结束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漫天飘雪的冬日,海棠花依旧盛开,如同蜀妃一般美丽动人。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了海棠花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蜀妃夜谒紫虚皇”一句,将海棠比作蜀妃,暗示其高贵的地位;而“玉凤差参促晓妆”则描绘了海棠花的姿态,宛如凤凰般高贵典雅。“宴会罢瑶台魂未醒,臙脂脸上白云香”则形象地描绘出海棠花在雪中盛放的美丽景象,仿佛从瑶台宴会上归来,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白云香气。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海棠》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释永颐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前后,正值宋、金、蒙三国鼎立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释永颐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以他的独特视角观察并记录下生活中的一景一物。
在这一时期,释永颐曾游历至四川地区,在川北的阆州(今四川省南充市)盘桓期间,适逢大雪纷飞,他看到这番景象,心中萌生出一种强烈的美学感受。海棠花在这漫天飞雪中傲然绽放,成为他眼中的神奇美景,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描绘冬日雪中海棠花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