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乐官寄野斋

标题包含
山乐官寄野斋
山乐官,山乐官。 尔为灵凤典音乐,想尔废职来考槃。 莫厌山中多寂寞,山中无事忘忧乐。 晓窗睡起春昼静,听尔幽情如有托。 山乐官,山乐官。 纵令致汝百鸟前,此声此曲终难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永颐(1840年-1901年),法号“释永颐”,俗名“李瑞清”,字“少白”,号“梅痴”,又号“清道人”,中国清朝末年著名画家、书法家。 释永颐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对诗词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快乐在山,快乐在山。 你是那凤凰演奏着美妙的乐曲,我想你可能已经放弃了你的职责来到了这里。 不要厌烦山中的寂静和孤独,在这里你可以忘却烦恼得到快乐。 清晨从窗户醒来,春天的白天是如此的宁静,我能听到你深深的情感就像有寄托一样。 快乐在山,快乐在山。 尽管让所有的鸟儿在你面前歌唱,但这样的声音和曲子还是难以被传达出去。
去完善
释义
1. 山乐官:古代的宫廷乐师,负责演奏山林之乐。这里的“山乐官”是诗人对音乐的拟人化表现,用以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 尔:第二人称代词,这里指代“山乐官”。 3. 灵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美好和高尚。这里用“灵凤”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和优雅。 4. 典音乐:主管音乐的官员。这里用“典音乐”来形容山乐官的职责。 5. 废职:放弃职位,这里指山乐官从宫廷中隐退。 6. 考槃:指在山野中隐居的生活。这里用“考槃”来形容山乐官在山中的生活状态。 7. 莫厌:不要讨厌,这里表示诗人对山乐官的劝慰和鼓励。 8. 忘忧乐:忘记忧愁和快乐,这里形容山乐官在山中的生活心态。 9. 春昼静:春天的白天的宁静气氛。这里用来描述山中的自然环境。 10. 幽情:深远的情感,这里指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11. 如有托:好像有所寄托,这里形容山乐官的音乐创作。 12. 纵令:即使让,表让步关系。 13. 致汝:让你来到。这里指让百鸟聆听山乐官的音乐。 14. 百鸟:各种鸟类,这里用来比喻各种听众。 15. 此声此曲:这样的声音和曲子,这里指山乐官的音乐。 16. 终难传:始终难以传播,这里表示山乐官的音乐之美无法完全传递给听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山乐官这一自然现象的赞美与感慨。诗人以“山乐官”作为诗的标题和主题,既体现了其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流露出诗人寄情于自然的情怀。 首句重复两次“山乐官”,突出了山乐官的存在感和重要性。紧接着,诗人用“尔为灵凤典音乐”来形容山乐官的神秘魅力。然后,诗人想象山乐官可能因厌倦尘世的纷扰而来到山中隐逸。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认为在山中生活虽寂寞但无忧无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忘却烦恼。清晨醒来,窗外寂静无声,却能感受到山乐官那寄托着浓厚情感的音符。 在最后一段,诗人提到即使有无数鸟儿伴随山乐官,也无法完全传达出它的声音和美妙的乐曲。这里,诗人表达出了对山乐官之声无法言表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乐官寄野斋》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永颐之手,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释永颐生活在动荡的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而释永颐作为一位僧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文人墨客多关注社会现实,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释永颐的这首诗也不例外,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