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墙,刷翠成花著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嫩绿的藤蔓轻柔地攀附在高高的围墙,翡翠般的绿叶点缀出一处芬芳。这景象,应该是由那位来自银河的天女剪下,并在鬓发间插入她倾心的花卉。
去完善
释义
1. 青青:指牵牛花的绿叶颜色;
2. 柔蔓:柔软而有蔓延性的藤蔓;
3. 修墙:高大的围墙;
4. 刷翠:形容牵牛花的叶子浓绿的颜色;
5. 成花:成为花朵;
6. 著处:生长的地方;
7. 芳:芬芳的香气;
8. 应是:可能是;
9. 折从:承受并随着;
10. 河鼓手:指的是牵牛星,也叫河鼓星;
11. 天孙:神话中天神的女儿,此处指织女星;
12. 斜插:随意地插在头发中;
13. 鬓云:妇女发髻旁如云的头发;
14. 香:香气。
去完善
赏析
《牵牛花》是宋代诗人杨巽斋的一首描绘牵牛花的诗作。首句“青青柔蔓绕修墙”,以“青青”和“柔蔓”来形容牵牛花的颜色和形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牵牛花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特点。接下来的“刷翠成花著处芳”则进一步强调其花开时带来的芬芳香气,突显其色彩鲜艳且花香浓郁的特点。
次句“应是折从河鼓手”用神话中的河鼓星神(即牛郎)作为比喻,寓意牵牛花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息息相关,将牵牛花与传说故事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神话色彩。最后一句“天孙斜插鬓云香”则是通过想象天孙(织女星神)簪戴牵牛花的情景,巧妙地展现出牵牛花的美丽动人之处,同时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色彩。
总之,整首诗通过对牵牛花的细腻描绘以及生动的传说故事和神话形象的运用,成功地展现了牵牛花独特的韵味和美感,令人陶醉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牵牛花》是南宋诗人杨巽斋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初,也就是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南下避乱,其中就包括杨巽斋。他在南方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牵牛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南宋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随后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社会的弊端,追求心灵的宁静。杨巽斋也不例外,他在南方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