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蝉儿花
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
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杨巽斋,诗名为《碧蝉儿花》。下面是每句诗词的注释:
1. 扬葩簌簌:扬葩,指花开时花瓣飞扬的样子;簌簌,形容风声或物体轻轻擦碰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花儿盛开时的美景。
2. 傍疏篱:傍,靠近;疏篱,稀疏的篱笆。这句话描绘了花儿生长在篱笆旁边。
3. 薄翅舒青:薄翅,蝉的翅膀;舒青,舒展青色。这句话描述了蝉展翅飞翔的姿态。
4. 几误佳人将扇扑:佳人,这里指的是女子;将扇扑,拿着扇子扑打。这句话描述了女子误以为蝉是蝴蝶,拿扇子扑打的情况。
5. 始知错认枉心机:始知,才知道;错认,认错;枉心机,白白浪费心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扑蝶行为的理解,认为她白白浪费了心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碧蝉儿花》描绘了蝉儿花在疏篱旁摇曳生姿、翩翩起舞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蝉儿花的细致观察,生动地展现了其轻盈飘逸、展翅欲飞的姿态。同时,诗中还提到佳人误以为蝉儿花是蝴蝶,纷纷用扇子扑打,结果却发现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体现了生活中不经意间的小插曲和欢声笑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碧蝉儿花》是南宋诗人杨巽斋的一首描绘夏季景色的小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9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南宋年间,杨巽斋曾任郡守等职,后因战乱和政局动荡而退隐田园,过上了平静的田园生活。在他的后半生,他寄情山水,关注民生,以诗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生活风俗。这首《碧蝉儿花》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在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战乱频繁、政权不稳的状态。金兵南侵,使南宋国土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时的统治者却沉迷享乐,不思进取。在这种背景下,杨巽斋选择了归隐田园,以诗词抒发对百姓疾苦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