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杜鹃花

标题包含
杜鹃花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艳如血的滴落,照亮了晚霞的光辉,这些全是受冤枉的鸟儿用自己的鲜血所染成的。离家在外的人虽然思念家人,却还不能回家,只能对着花儿默默无言,心中却充满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鲜红滴滴映霞明:滴,落下。映,反映。霞明,灿烂的霞光。这句诗是写杜鹃花的颜色鲜艳,像血一样红,在灿烂的霞光下更显得鲜艳。 2. 尽是冤禽血染成:尽,全部。冤禽,指杜鹃鸟。这句诗是说杜鹃花的红色,是因为杜鹃鸟啼血时把血液滴在上面而形成的。这是一个寓言式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杜鹃花的深厚感情。 3. 羁客有家归未得:羁客,离家在外的人。有家,指有自己的家庭。归未得,指不能回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心情,虽有家却不能回去。 4. 对花无语两含情:对花,面对杜鹃花。无语,没有说话。两含情,指诗人和杜鹃花都有深厚的情感。这句诗是诗人面对杜鹃花时的内心感受,虽然没有说出话来,但两人的情感都深深交融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花的鲜艳与艳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冤禽的同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诗中,作者将杜鹃花的鲜红比喻为冤禽的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杜鹃花的美丽和怨情。同时,诗人又通过对杜鹃花的凝视,表现了自己作为一个旅人无法回家的心情,对花无语,既有对杜鹃花的欣赏,也有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杜鹃花》是宋代诗人杨巽斋创作的一首描绘杜鹃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初)。在这个时期,杨巽斋生活在战乱与动荡之中,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注。 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当复杂,一方面,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内外交困;另一方面,民间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政治失意的背景下,转向诗歌、绘画等艺术领域寻求精神寄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杨巽斋以杜鹃花为题材,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杨巽斋通过对杜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身处乱世仍能坚守信念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体现了他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