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名都篇
名都一何绮,宇内第一洲。
富贵习奢靡,{上执下日}御乃其尤。
沈沈彼大屋,缭垣峻而修。
主人正恩幸,执事近冕旒。
金多不可计,势张渠得俦。
藻幄群艳女,雕舆盛华驺。
器用尚方亚,服食中禁侔。
园池亦何似,三岛与十洲。
称者不胜谈,观者徒眩眸。
迅雷忽下击,飞电仍穷搜。
方恃金玉坚,遽为烟雾收。
天道不可欺,崇替定难筹。
陈迹变陵谷,谁复为悲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华都市风景绮丽,世间第一等宝洲。
富豪生活讲究奢侈,贪官污吏尤为可恶。
宏伟宅邸深沉幽静,围墙高大且修筑精良。
主人因受宠而富贵,官员接近权贵。
财富无法计数,势力嚣张无人能敌。
绫罗帷帐环侍美女,豪华轿辇出行气派。
御用器物无与伦比,美食珍馐宫廷专用。
园林水池风光无限,犹如仙岛和海底世界。
引人入胜难以尽述,旁观者目不暇接。
然而突然雷霆一击,闪电迅速追捕罪犯。
依赖金玉坚固守护,却被烟雾消散无踪。
天理报应无可逃脱,兴盛衰落谁能预知?
昔日繁华已成陈迹,沧桑变化谁还为它忧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滕岑:宋代诗人,字济夫,号峨雪居士。
2. 名都:此处指繁华的城市。
3. 绮:美丽,华美。
4. 宇内:天下,全国。
5. 第一洲:指最好的地方。
6. {上执下日}御:当指皇家御用之物。{上执下日}是古代器皿名,可能特指某种类型的器皿。
7. 沈沈:即“沉沉”,形容深沉的样子。
8. 大屋:豪华的房屋。
9. 缭垣:环绕城墙。
10. 峻:高耸。
11. 修:长。
12. 主人:此处指房屋的拥有者。
13. 恩幸:受宠爱的人或事物。
14. 执事:指掌管具体事务的人。
15. 冕旒:指皇帝的头饰。
16. 金多:指财富很多。
17. 张:旺盛。
18. 渠:他,她。
19. 俦:同伴。
20. 藻幄:华丽的帐幕。
21. 群艳女:指众多美丽的女子。
22. 雕舆:装饰华丽的车辆。
23. 华驺:华丽的车马。
24. 尚方:古代专管制作皇帝所用器物的官署。
25. 亚:低于,次于。
26. 服食:穿着和饮食。
27. 中禁:皇宫内部。
28. 侔:相等。
29. 三岛: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
30. 十洲:古代传说中海上的十处仙境。
31. 称者:言说之人。
32. 胜谈:尽述。
33. 眩眸:眼花缭乱。
34. 迅雷:突然的打击。
35. 飞电:快速的变化。
36. 遽:立刻。
37. 为烟雾收:被烟雾笼罩。
38. 天道:自然的法则。
39. 崇替:兴废,兴衰。
40. 难筹:难以预料。
41. 陈迹:过去的事迹。
42. 陵谷:高低起伏的山丘和平地。
43. 悲忧:悲伤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拟名都篇》,是明代诗人滕岑所作。诗歌通过对繁华的名都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的奢华和权贵们骄奢淫逸的生活,进而指出这些富丽堂皇的东西在瞬间就会化为乌有,揭示了“天道不可欺,崇替定难筹”的道理,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担忧和对世人的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名都篇》是明代诗人滕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中期,约公元15世纪。在这个时期,明朝国力相对强盛,但由于内部腐败和外敌侵扰,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滕岑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中叶的社会动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滕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正义。然而,在那个时代,个人力量难以改变现实。因此,他在《拟名都篇》中以沉郁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滕岑描绘了当时的都城北京繁华的景象,但透过这表面的繁荣,他却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他以敏锐的目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这些现象在当时的北京城中极为普遍,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总的来说,《拟名都篇》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滕岑作为一位关心国事的诗人,用他的笔墨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面,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