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

标题包含
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
阆苑当年砚席同,别来三十八秋风。 东朝新命西归去,珍重贤哉鹤发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在同一书院共度的美好时光犹如昨日,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过去38个春秋。如今您已成为东方朝廷的新命官,即将离去,我真诚地祝愿您这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切顺利。
去完善
释义
1. 阆苑:指仙家所居之地,此处为诗人的想象,借指蒲君的住所或曾经学习的地方。 2. 砚席:指文人墨客的书斋或者学堂。砚台和座位是读书人所必备的,因此以砚席代指读书的地方。 3. 别来:离开后的意思。 4. 三十八秋风:表示时间过了很长时间,这里具体指从离别算起已过去的三十八年。 5. 东朝新命西归去:这里的“东朝”是指北宋朝廷,“西归”指的是蒲君回到故乡。该句意思是皇帝发布了新的命令,让蒲君告老还乡。 6. 珍重:关心、爱护的意思。 7. 贤哉鹤发翁:称赞蒲君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有着高尚的品质。鹤发是对老年男性的美称。
去完善
赏析
《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是一首描绘师生离别之情和赞美年高德劭的诗篇。诗人以“阆苑”(神仙境界)开篇,将昔日与蒲君共度的美好时光比作仙境,表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紧接着的“别来三十八秋风”,暗含岁月匆匆流逝,已过去三十八个春秋,表达了两人久别重逢的感慨。诗的后两句“东朝新命西归去,珍重贤哉鹤发翁”,则是表达对蒲君退居田园、告老还乡的祝愿和对他德高望重的赞扬。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忠诚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是宋代诗人文彦博所创作的。诗中的"中舍"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而"蒲君"则是诗人的一位朋友。"致政"表示辞官退隐。"西归"指的是诗人从京城回到自己的故乡陕西。 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时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彦博在官场上的生涯并不一帆风顺。他曾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士人阶层对于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非常重视。文彦博作为一个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