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月初五日先秘阁忌

标题包含
三月初五日先秘阁忌
鸟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 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 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 庙社已同缨绂尽,尊尧千古忆陈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鸟鸣花落春日晚,遇见这美好时光不禁流泪。 过去的事迹怎能没有书本可以阅读?留下的遗言还有石碑可以传承。 孝顺的思绪不会阻碍我的遥想,忠诚愤怒的情感如何能用尽报答缘分。 庙宇和国家都已消逝,唯有铭记尧舜千年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鸟啼花落:描述春天景象,鸟儿啼鸣,花朵凋落。 2. 暮春:晚春,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3. 一遇斯晨:指遇到清明节扫墓的这一天。斯晨,这个早晨。 4. 一泫然:形容悲伤流泪的样子。泫然,流泪的样子。 5. 旧业:过去从事的事业或职业。这里指家族事业。 6. 可读:可以阅读或学习。 7. 遗言:前辈或者去世的人留下的教导、言论。 8. 石堪传:这里指石刻碑文,可以通过它来传达遗言信息。 9. 孝思: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0. 飞遐想:指思绪飘荡到很远的地方。飞,飘荡;遐想,遥想。 11. 忠愤:对国家忠诚的愤怒。 12. 报缘:报答恩情的机会。 13. 庙社:古代国家政权机构的代称,指朝廷。 14. 缨绂:泛指官员。缨,帽带;绂,系印的丝带。 15. 尊尧:尊敬尧舜等贤明的君主。 16. 陈编:古代的书籍,泛指古史记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念和感恩的诗作。诗人以鸟啼花落描绘出暮春的景象,以此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深切哀思。“一遇斯晨一泫然”表达出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感伤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回忆了先人的教导和遗志,表达了对前辈知识的传承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表达了尽管心怀孝思却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以及对不能报效祖国和社会的忧虑。最后,诗人感叹“庙社已同缨绂尽,尊尧千古忆陈编”,表达了对国家社稷命运的担忧,同时也传递出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情真意切,充满了感慨和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三月初五日先秘阁忌》,是南宋文人马廷鸾为怀念其父亲所作。诗人以深挚的情感描述了清明节期间对父亲的深切哀思。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亲情及思亲之情,表达出对去世的父亲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当时正值南宋晚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马廷鸾时任国子祭酒兼实录院检讨官,在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然而在这时局不稳、民生疾苦的岁月里,诗人未能免于家破人亡之痛。他的父亲因病离世,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为了寄托哀思,诗人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