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杂兴十首 其五
世事悠悠委逝波,六年归梦寄南柯。
北来莫怪音书断,衡岳元无雁字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尘世之事如同流水般流逝,六年的思念寄托在南柯一梦之中。不要责怪北方消息断绝,因为衡岳本来就没有大雁经过。
去完善
释义
"世事悠悠委逝波":这里的"悠悠"指时间漫长,"委"是放弃、丢弃的意思,"逝波"是指流水或流逝的时间,整句意思是世上的事情都像水流一样过去了。
"六年归梦寄南柯":这句中的"六年"指的是诗人离乡六年,"归梦"是回到家乡的梦想,"南柯"出自唐代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故事讲一个士人醉卧槐树之下,梦见自己在槐安国做了南柯太守,后梦醒发现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大梦。这里的"南柯"就是指梦境。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离家六年的梦想只是一场梦。
"北来莫怪音书断":这句中的"北来"指从北方回来的人,"音书断"是失联的意思,所以这句诗是告诉从北方回来的人不要奇怪为什么联系不上。
"衡岳元无雁字过":这句中的"衡岳"是南岳衡山,"元"通"原","雁字"是古人通过大雁传递书信的一种方式,即雁足传书。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原本就没有大雁飞越衡山带来书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光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年的感想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世事悠悠委逝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的“六年归梦寄南柯”则表现了诗人离家六年,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北来莫怪音书断,衡岳元无雁字过”则写出了因地处偏远,家书难至的情况。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思乡之情,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年杂兴十首 其五》是南宋诗人李光所作的组诗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5年左右,正值宋金和战时期的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在这一年里,李光担任参知政事,在官场生涯中颇有建树。
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国防,但始终未能完全收复失地。南宋王朝在与北方金国的战争与和谈之间徘徊不定,局势动荡不安。诗人李光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
李光在此期间的遭遇也比较曲折。他曾因触怒权臣秦桧而被贬谪至地方,后来又因与朝中其他政治势力的矛盾而再次遭贬。这种人生际遇使得李光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家国情怀和个人感慨。在这首《新年杂兴十首 其五》中,他通过对新年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