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送春归、客尚蓬飘。
昨宵谷水,今夜兰皋。
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
料芳悰、乍整还凋。
待将春恨,都付春潮。
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途经窈娘驻足过的堤岸,穿越秋娘曾经摆渡的小口,再经过泰娘倚靠过的桥梁。
去完善
释义
窈娘、秋娘、泰娘均为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名,这里借以命名地点,增添诗意。
去完善
赏析
《行香子》全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自然界的变化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波动,无不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上片描绘了春去夏来的景象转换,“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色彩对比强烈,既体现了时间推移,又暗示着生命的轮回。接着“送春归、客尚蓬飘”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叹息。
下片则转向更为私密的情感世界。“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两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试图营造温馨氛围的努力,但随即“料芳悰、乍整还凋”揭示了这种努力背后的脆弱性——即便刻意追求,幸福依旧短暂易逝。最后,“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表明了词人希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化解心中的忧郁,并以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地名作为结尾,不仅丰富了文本层次,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积淀。
整体来看,《行香子》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成功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情绪氛围,使得每一位读到此词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之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此时的蒋捷正经历着国破家亡、漂泊异乡的痛苦。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个人命运也随之起伏不定。作为一个敏感而深情的词人,他在暮春时节,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借樱桃红熟、芭蕉渐绿的景象抒发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同时也隐喻自己羁旅漂泊的愁绪。昨夜今晨之间,山水变换,更显出世事难料;云淡风轻中夹杂着细雨绵绵,则映衬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词以景寓情,将个人身世之感融入自然变化之中,含蓄蕴藉,令人动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