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道卿赴省试
君之先世真文雄,异时奏赋蓬莱宫。
谁传副墨过沙漠,至今犹称长啸公。
芝兰不乏后来秀,谓将褎然为举首。
至音澹泊识者寡,遂令声名落卢后。
北风吹霜日隠山,彩鸾绣襦宁复寒。
同车西归信可乐,得意自忘行路难。
明年春风紫宸仗,遥对清光九天上。
长安花尽君亦归,缓辔重来一相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祖先确实是有才华的人,他在另外的时代里可能在皇宫里面做过诗赋。可是谁把他的著作从海上传到了漠北,让人们一直称颂他为一位豪放的诗人。后来出现了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认为你将鹤立鸡群,成为众之翘楚。但世间真正了解你的人很少,因此,你的名声受到了一些影响。虽然现在的生活就像北风吹过霜天一样有些艰难,但是你穿着华丽的衣裳,似乎并没有觉得寒冷。一路同行的人都快乐无比,甚至忘记了路途中的艰辛。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在天上的宫廷再次相见。当长安的花都开尽了,你也会归来,我们会再一次在人间相遇。
去完善
释义
《送范道卿赴省试》注释:
1. 省试:科举考试的一种,明清时期称为会试。
2. 君之先世真文雄:你的祖先真是文学的杰出人物。
3. 异时奏赋蓬莱宫:指以前在皇宫中献赋。蓬莱宫,唐朝宫殿名。
4. 谁传副墨过沙漠:有谁将你的名声传播到遥远的沙漠地区。副墨,古代书籍的复制本。
5. 至今犹称长啸公:直到现在还称呼你为长啸公。长啸,形容声音响亮。
6. 芝兰不乏后来秀:你就像灵芝和兰花一样,后代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
7. 谓将褎然为举首:大家都认为你将脱颖而出成为会试的第一名。褎然,出众的样子。
8. 至音澹泊识者寡:最好的音乐因为恬淡而被大家忽视。至音,最好的音乐。澹泊,恬淡无欲。
9. 遂令声名落卢后:使得你的名声暂时被埋没。卢后,落后的地方。
10. 北风吹霜日隠山:北方的风吹来,霜降的日子太阳藏在山中。
11. 彩鸾绣襦宁复寒:即使穿着漂亮的丝织品也不会感到寒冷。
12. 同车西归信可乐:和你一起乘车回家真的非常快乐。
13. 得意自忘行路难:得意之时忘记了路上的艰难。
14. 明年春风紫宸仗:明年的春天你将在紫宸殿参加朝见皇帝。紫宸仗,皇帝的仪仗队。
15. 遥对清光九天上:你在天上仿佛对着明亮的天空。
16. 长安花尽君亦归:等到长安的花都凋谢了你也该回来了。
17. 缓辔重来一相访:你慢悠悠地回来我们再互相拜访。
去完善
赏析
《送范道卿赴省试》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晁公溯为好友范道卿赴省试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范道卿才学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许。诗人首先以范道卿的先祖文采横溢、曾在蓬莱宫献赋为例,暗示范道卿也有着卓越的才华。接着,诗人提到范道卿的作品虽流传广泛,但因音韵淡泊而不为世人所识,导致其名声稍逊一筹。然而,诗人坚信范道卿在此次省试中定能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与范道卿同行回家的美好情景,北风吹霜,日隐山间,两人同乘一辆车马,谈笑风生,忘却了路途的艰辛。结尾处,诗人想象明年的春风中,范道卿在朝堂上受到皇帝的赏识,那时的他们或许可以重逢,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友情,传达了诗人对范道卿诚挚的祝愿和鼓励,体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范道卿赴省试》是南宋诗人晁公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的困境之中,科举制度成为士人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
在创作这首诗时,晁公溯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晚年才得以平反。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举考试是士人阶层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朝政腐败,科举考试存在严重的弊端,许多有才华的士人难以脱颖而出。晁公溯在诗中将这种社会现象揭示出来,表达了对自己好友范道卿的关切和鼓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