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荒村
绵绵夕漏深,客恨转伤心。
抚弦无人听,对酒时独斟。
故乡万里绝,穷愁百虑侵。
秋草思边马,遶枝惊夜禽。
风度谷余响,月斜山半阴。
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时间慢慢流逝,内心涌起深深的孤独感。没有人聆听我弹奏的曲子,只有自己在举杯自斟。遥远的故乡与我相隔万里,贫穷与忧愁时时刻刻都在困扰着我。望着秋天的草木,我想起了边境的马儿;环绕在枝头的小鸟,也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思绪。山谷中的风声,带着余音袅袅;月亮倾斜挂在了半山腰,露出了一丝阴暗。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是无尽的心绪和忧虑,终究是对生活的无奈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绵绵:形容时间或声音绵延不断。
2. 夕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测量时间的装置。这里借指时间。
3. 伤心:非常悲伤。
4. 抚弦:弹奏琴弦,这里指弹琴。
5. 独斟:独自喝酒。
6. 故乡万里绝:远离故乡。
7. 穷愁:极度忧愁。
8. 百虑侵:各种忧虑困扰。
9. 边马:守卫边疆的士兵。
10. 遶枝惊夜禽:形容鸟在树枝上受到惊吓。
11. 余响:回荡的声音。
12. 月斜山半阴:月亮斜挂在天空,照亮了半座山。
13. 劳歌:苦歌,表达辛苦奔波的歌声。
14. 欲叙意:想要表达内心的想法。
15. 终是:终究还是。
16. 白头吟:汉乐府曲名,表达孤独、忧伤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夜宿荒村》是一首抒写羁旅乡愁的古诗,全诗情感深沉而委婉。首联描绘了夜晚荒村的静谧气氛,以及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之情。颔联通过抚琴、独酌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孤独的心情。颈联则转向了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对困境的忧虑,进一步渲染了哀愁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以“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的场景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夜深人静时的无奈与惶恐。这不仅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渴望见到亲人的心情。尾联中的“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虽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却也暗示着希望仍在,体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宿荒村》是隋朝诗人孔德绍的作品,创作于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晚期和隋朝初年,社会政治复杂多变。孔德绍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曾在南北朝末期担任过国子助教、中书舍人等官职,但在隋朝初期因受牵连而被贬谪。
在孔德绍的创作生涯中,他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夜宿荒村》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荒凉的村庄过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孔德绍被贬谪的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对社会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刻。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