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二十七首 其七

标题包含
偈二十七首 其七
眼里不著沙,耳里不著水。 堪笑老俱胝,无端竖一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眼里不容沙子,耳朵里不进水分。 可笑那老年高僧,无缘无故竖起一个指头。
去完善
释义
1. "眼里不著沙":这里描述的是眼中无法容下沙子,比喻自己的心思干净,不愿被世俗困扰。这里的"著"字是"着"的古字,意为"在...上""附着"等。 2. "耳里不著水":与上一句相对应,耳朵也不愿意听些无聊的闲言碎语。这里的"著"意思相同。 3. "堪笑老俱胝":嘲讽那些假模假样的长者,用"堪笑"表示嘲讽。"老俱胝"指年老的比丘尼或比丘,这里也可能是指特定的某人。 4. "无端竖一指":指的是无端地竖起一个手指头,这句话是用来讽刺那些无谓的举动或者空谈的道理。"无端"表示无缘无故,没有根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绍隆的《偈二十七首 其七》,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诗中“眼里不著沙,耳里不著水”的意思是眼睛里不沾染尘埃,耳朵里不沾染水分。这里的“沙”和“水”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烦恼和纷扰。作者以此表达出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堪笑老俱胝,无端竖一指”这句则是以调侃的语气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老俱胝”是指一位名叫俱胝的禅宗祖师,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竖起一根手指来回答别人的问题。这里用“堪笑”来形容这种情景,暗示了诗人认为这种做法有些过于简单草率,甚至有点滑稽可笑。但实际上,这也反映出禅宗讲究顿悟、不立文字的特点,诗人借此讽刺那些过分执着于形式教条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眼睛和耳朵不受世俗困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诗人又通过对禅宗祖师的调侃,揭示了禅宗讲究顿悟、不拘泥于形式的内涵。这首诗将佛教哲理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巧妙结合,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二十七首 其七》是唐代著名诗僧释绍隆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文化、艺术和宗教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与僧侣交往,探讨佛学哲理。释绍隆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诗僧,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在释绍隆生活的年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人们对各种文化和思想的接纳程度较高。这使得他能够在诗歌中表达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见解。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隆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态。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在诗歌中展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