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东林寺

标题包含
夏日东林寺
欲寻神运殿,一径尽莓苔。钟响日先落,溪荒月少来。大都身后事,难免劫余灰。千载相逢晚,白莲不再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找到神运殿,沿着一条小径直通莓苔。钟声响起时太阳已经落下,溪流荒芜时月光也不常来。大多是身后的往事,免不了遭遇劫数和残留的烟尘。千年后才相逢,可惜白莲花已经不再盛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庐山上,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2. 神运殿:东林寺内的一座殿堂,已毁。 3. 一径:一条小路。 4. 莓苔:一种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苔藓植物。 5. 钟响日先落:意思是每当寺内钟声响起的时候,太阳已经西落。 6. 溪荒:指溪流荒凉的景象。 7. 大都:通常,大部分。 8. 劫余灰:佛教用语,指劫后余生的人。这里喻指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9. 千载:千年。 10. 白莲:指东林寺内的白莲社,是禅宗五宗祖庭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夏日东林寺》,作者是明代诗人陈昂。诗中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欲寻神运殿,一径尽莓苔”,作者描述了通往神运殿的小径布满莓苔的景象。这里,莓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也暗示了东林寺的荒废与寂寥。 颔联“钟响日先落,溪荒月少来”,表达了东林寺的寂静和荒凉。钟声响起时,太阳已经落下;溪流荒芜,月亮也难以照映过来。这种景象使人感受到寺庙的冷落和人世的沧桑。 颈联“大都身后事,难免劫余灰”,诗人以深沉的目光思考人生,指出人生在世,死后不过是一场劫灰。这里的“劫”可以理解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尾联“千载相逢晚,白莲不再开”,诗人感叹自己来到东林寺的时间太晚,错过了白莲盛开的时候。这既是说寺庙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也是感慨自己的人生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同时,“白莲不再开”还寓意着佛教的理想世界已成泡影,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感慨。诗人运用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寺庙的冷落、人世的沧桑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东林寺》是唐朝诗人陈昂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夏日里东林寺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寺庙的热爱和向往。 陈昂(约661年-742年),字子昂,幽州范阳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于唐朝初年,一生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高宗时期等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 在陈昂生活的时代,佛教在中国已经相当兴盛。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广和支持,许多寺庙得到了修缮和保护,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陈昂作为一位学者,对佛学颇有研究,他曾在东林寺逗留过一段时间,亲身体验了佛教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从而创作了这首《夏日东林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