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投所知

标题包含
投所知
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 挂簷晚雨思山阁,拂岸烟岚忆钓矶。 公道甚平才自薄,丹霄好上力犹微。 谁能借与抟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家乡的手欠地分到了一片桂花地,收到了信却不敢轻易说要回家。 傍晚时屋檐上的雨滴让人想起了山阁,拂过岸边的烟雾和雾气则让我回忆起了垂钓的地点。 因为自身才能有限,所以难免有些紧张。但登上天空的实力还有待加强。 如果有人能给我一个平台或机会去展示自己,我愿意尝试一下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的感觉。
去完善
释义
1. 东堂:古代宫室东侧的殿堂,此处指代求官的门路。 2. 家书:家庭书信,这里指给家人写信告知近况。 3. 言归:提到回乡之事。 4. 山阁:山中的楼阁,这里是诗人怀念的地方。 5. 钓矶:钓鱼的石台,也是诗人在此地流连忘返的地方。 6. 公道甚平才自薄:公平的社会环境下,自身的才能却显得微不足道。 7. 丹霄:天边的红霞,寓意高官显位。 8. 抟扶势:传说中神鸟借助风力飞翔,这里比喻寻求权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投所知》是诗人李咸用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自然的眷恋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渴望得到提携的心情。诗人开篇即以“手欠东堂桂一枝”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在外奔波,却仍心系家乡的情景。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挂簷晚雨思山阁,拂岸烟岚忆钓矶”的景象,传达了身在异乡时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之情。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对故乡的思念之中,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前途和抱负。在诗中,诗人以“公道甚平才自薄,丹霄好上力犹微”的语句,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感慨。此外,诗人还发出了“谁能借与抟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的呼声,希望能够得到有力者的支持和提携,使自己能够一展抱负,实现远大的理想。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传达了他渴望得到提携和施展才华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所知》是唐朝诗人李咸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即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虽然经过了安史之乱,但国家的整体实力依然强盛。然而,由于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宦官势力的兴起,政治逐渐走向腐朽。文人墨客们对朝廷的腐败现象感到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他们寄情于山水田园,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李咸用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在仕途上,他并不得意。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他常常向权贵献诗,以期得到举荐。这首《投所知》就是他在寻求引荐的过程中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李咸用表达了自己渴望受到赏识的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让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才华和抱负,从而帮助他实现人生的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