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

标题包含
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
人心具天德,气禀有昏明。 学以致其知,善恶义迺陈。 恶既在必去,善即在持循。 知之虽曰至,行之贵乎诚。 念虑或未实,覆护寻亦生。 遂令负初心,怛焉愧于人。 君子必谨独,暗室十目瞋。 毫厘不苟徇,隠微常战兢。 好恶慊于己,择言无在身。 由中以达外,万善皆精纯。 大书毋自欺,高斋扁新名。 居常目在是,以况汤盘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玉堂真丈:指王安石。王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封荆国公,又因曾官翰林学士,世称王学士或王翰林。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文学上则开创了“荆公体”。 2. 索毋自欺斋:当是指王安石的私人书房或居所。 3. 天德:天生的美德。这里主要指人固有的善良本性。 4. 气禀:与生俱来的气质。 5. 致其知:追求真理。 6. 陈:阐述,说明。 7. 行:实践。 8. 贵:重视。 9. 诚:真诚,诚实。 10. 念虑:思考,思想。 11. 实:实在,实际。 12. 覆护:保护。 13. 初心:初始的想法。 14. 怛焉:悲痛的样子。 15.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16. 谨独:独处时能谨慎行事。 17. 暗室:指寂静无声的地方。 18. 十目瞋:佛教语,意为众多眼睛注视着。 19. 毫厘:极小的差距。 20. 苟徇:随便舍弃。 21. 隠微:隐藏微小之处。 22. 战兢:恐惧,警惕。 23. 好恶:喜好与厌恶。 24. 慊:满足。 25. 择言:选择言辞。 26. 由中:发自内心的。 27. 万善:所有的善事。 28. 大书:写大字,这里是强调的意思。 29. 目在是:关注于此。 30. 汤盘铭:商汤的浴盆上的铭文。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主题为"勿自欺",诗人认为人的内心具有天然的善良,但是气禀的差异导致人们在善恶之间游走。通过学习获得智慧,可以使人们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恶之后,需要保持谨慎,时刻不忘记自己的初衷,才能不至于愧对于人。作者告诫人们要在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无论环境如何,行为都应该光明磊落。对自己言行的好坏要有明确判断,说话要慎重,行动要忠于自己的内心。由此引导出万善,并以此为基础,警示人们常常记住不要自我欺骗,把这样的观念贯穿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以此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是南宋著名学者蔡沈在公元1205年创作的。蔡沈,字仲默,号秋涧,祖籍福建建瓯,后迁居浙江嘉兴,其曾祖父为南宋名臣蔡襄,父亲蔡乔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因博学多才而受到朝廷的器重。 创作这首诗时,南宋正处于靖康之耻后的中兴时期,宋金关系紧张,战争不断。由于战乱,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然而,皇帝和士大夫阶层并未因此反思政治得失,反而沉湎于诗词歌赋,忽视民生疾苦。 在这个背景下,蔡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现实深感忧虑。他试图通过诗歌提醒人们关注国家兴亡,关心百姓疾苦。《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表达了蔡沈对于时代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统治者的劝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