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前村笑语近黄昏,独向江头望故园。
漂泊每怜归去晚,儿童各自解方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临近傍晚时分的乡村,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独自站在江边,遥望着远方的故乡。总是感叹漂泊不定的生活,回家的路上总觉得太晚;孩子们已经懂得用方言相互交流。
去完善
释义
《江村》吴颐注释:
1. 江村:指长江边的村庄,此处可能泛指江南地区。
2. 吴颐:作者名字,需根据具体资料核实其详细情况。
3. 前村:指村庄的前面部分,即靠近江边的地方。
4. 笑语:欢声笑语。
5. 黄昏:日落时分。
6. 独向:独自面对。
7. 江头:江边,河边。
8. 故园:故乡,出生成长的地方。
9. 漂泊:居无定所,四处流浪。
10. 怜:同情,感慨。
11. 归去:回到故乡。
12. 儿童:此处指代家乡的孩子们。
13. 解方言:熟悉家乡的语言。
去完善
赏析
《江村》这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首句“前村笑语近黄昏”以质朴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恬淡宁静的乡村图景,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独向江头望故园”则反映出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凸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人用“漂泊每怜归去晚”传达了离家在外漂泊的经历,这种无奈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让人感到辛酸。最后一句“儿童各自解方言”以儿童的无忧无虑来反衬出诗人的沉重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助和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村》是南宋诗人吴颐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正值南宋初年。在这期间,由于金兵南侵,江南地区生灵涂炭,民生疾苦。
吴颐本人曾担任临安府教授,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他在诗中描绘了战乱后乡村的荒芜景象,以及百姓在困境中的坚韧生活态度。此外,他还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受到了金朝的影响。例如,当时南宋皇帝宋高宗重用秦桧等人推行求和政策,使得南宋在与金朝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上,江南地区遭受战乱破坏,民生凋敝。在文化方面,南宋词人辛弃疾、陆游等人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