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

标题包含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 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 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 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求凤凰降临而叹息,多次麻烦推荐人才的文书。 不能抛弃微不足道的名利,又怎会不热爱自己的家园? 总是与世人背离,谈论才华却无法广泛传播。 老朋友应该嘲笑我吧,希望早日回归故里。
去完善
释义
寄呈邦宪明府:此处“邦宪”为地名; 明府:尊称地方官职者,此指做明府一职的人; 缪致:通“谬致”,意为错误地招致; 栖鸾叹:比喻怀才不遇的感慨; 频烦荐鹗书:经常麻烦对方推荐人才的书信; 斗米:微小的俸禄; 乖迕:违背; 阔疏:疏远; 早晚:时间概念,即迟早; 归欤:回归故乡。
去完善
赏析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是诗人吴颐模仿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写给朋友邦宪明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自己虽然受到推荐却无法完全抛开世俗的烦恼,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热爱。尽管与世人多有不合,但坚信自己的才华会得到认可。结尾处表达了希望得到故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渴望有一天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是南宋诗人吴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的吴颐刚刚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担任了临安府司理参军的职位。 在这个阶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民生疾苦依然严重。而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等问题,让满怀报国之志的吴颐痛心不已。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效仿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歌风格,以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在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南宋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虽然时光荏苒,但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