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

标题包含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
立秋三日天气殊,凉风渺渺舒鬰纡。 少日第拄西山笏,暇时惟泛会昌湖。 投老身登华盖顶,度堂面直莲峰鑪。 长江回抱若裹玉,明月荡漾如怀珠。 楠溪大源小源出,樟浦早潮晚潮俱。 凌空笔架呈挂彩,出海金轮看浴乌。 中川蚌胎非妩媚,港口螺浮疑虚无。 何以得此江山伟,若有相者神明扶。 了知无一可云补,其敢有二当何诛。 故人相逢笑颠错,生涯不解先膏腴。 且同野叟共尔汝,免以前衔相唤呼。 看山未觉迷老眼,报国终媿全微躯。 斫竹特为三益径,把钓倦作扁舟图。 乃知绝境真妙绝,强名孤屿何尝孤。 凭栏聊欲须款款,飞帆正尔来于于。 明朝此兴定不浅,但恐劳苦肩舆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立秋过后的三天里,天气格外宜人,凉爽的风吹拂着,让人心旷神怡。闲暇时分,我在西山手拄笏板,偶尔泛舟于会昌湖上。随着年岁增长,我登上了华盖山顶,放眼望去,堂前直面莲峰炉。长江水波环绕,仿佛包裹着一块美玉;明月在水面荡漾,好像怀抱一颗明珠。楠溪、大源等溪流汇聚成大海,樟浦的潮起潮落都在眼前。凌空的笔架如同悬挂的彩色画幅,海面上的金轮伴着浴乌的美景。中川蚌胎景色优美,港口的螺浮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这片土地如此壮丽,可能得益于神明的庇佑。了解自己的渺小,不敢有半点懈怠。和故友相逢,大家一起开怀大笑,忘却生活的烦恼。与乡野老人结伴而行,相互关心,彼此尊重。欣赏山水美景,不觉让眼睛放松;为国家尽心尽力,始终觉得自己贡献甚微。特意砍伐竹子开辟三益径,把钓竿当作画笔描绘扁舟图。才发现这绝美的景致真是美妙至极,而孤屿的美名其实并非孤寂。 倚栏而立,想要好好享受此刻的美好;飞帆而至,恰恰在眼前展现出生动画面。明日游玩的乐趣必定不少,只是担心辛苦的轿夫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2. 殊:特别,与众不同。 3. 凉风:指秋天的微风。 4. 渺渺:形容遥远的样子。 5. 舒:舒展,放松。 6. 郁纡:烦闷的心情。 7. 第:只,仅。 8. 拄:支撑。 9. 西山笏:指西山,这里可能代指杭州的西湖。 10. 暇:空闲的时间。 11. 泛:乘船游览。 12. 会昌湖:唐代的一个湖泊,位于浙江安吉县。 13. 投老:老年之时。 14. 华盖顶:指山顶,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 15. 面:面对。 16. 莲峰:指莲花峰,位于安徽九华山。 17. 炉:香炉。 18.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经上海等地。 19. 回抱:环绕。 20. 裹玉:比喻美好的景色。 21. 明月:明亮的月亮。 22. 荡漾:起伏波动。 23. 楠溪: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24. 大源、小源:指楠溪江的两条支流。 25. 樟浦:可能指樟州(今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附近的海域。 26. 早潮、晚潮:指早晚的潮水。 27. 凌空笔架:形容高耸的山峰。 28. 海金轮:海上的一轮明月。 29. 浴乌:指太阳初升的景象。 30. 中川:中游的河流。 31. 蚌胎:尚未完全形成的珍珠。 32. 港口:船只停泊的地方。 33. 螺浮:比喻漂浮的水生植物。 34. 神明扶:神灵的帮助。 35. 了知:完全了解。 36. 无可云补:无法弥补的缺陷。 37. 二:指两次。 38. 诛:责备。 39. 故人:老朋友。 40. 笑颠错:开玩笑地指出错误。 41. 生涯:生活。 42. 不解:不懂得。 43. 膏腴:肥沃的土地。 44. 野叟:乡村老人。 45. 尔汝:亲密无间的称呼。 46. 免以:避免。 47. 前衔:过去的职务。 48. 看山:观赏山水风光。 49. 迷老眼:使老眼昏花。 50. 报国:为国家效力。 51. 终媿:始终感到惭愧。 52. 微躯:微不足道的身体。 53. 斫竹:砍竹子。 54. 特为:特意。 55. 三益径:有益身心的道路。 56. 把钓:钓鱼。 57. 扁舟图:描绘小船的画卷。 58. 绝境: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 59. 妙绝:美妙至极。 60. 强名:勉强命名。 61. 孤屿:孤独的小岛。 62. 何尝孤:指并非真的孤独。 63. 凭栏:依靠栏杆。 64. 聊欲:想要暂时。 65. 款款:缓缓,慢悠悠。 66. 飞帆:行驶中的帆船。 67. 正尔:正是这样。 68. 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 69. 明朝:明天。 70. 此兴:这种兴致。 71. 定:一定。 72. 浅:轻微,不太严重。 73. 但恐:恐怕。 74. 劳苦:劳累辛苦。 75. 肩舆夫:轿夫。
去完善
赏析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这首诗,是许及之在秋天登高望远,欣赏壮丽山河之际所作。诗人借景抒情,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秋日风光、山水景致以及自己与友人的欢愉时光。诗人感慨祖国江山的壮丽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希望能借此美景忘却世俗纷扰的愿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初期。 在这个时期,许及之正处在一个人生低谷的阶段。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因为受到权臣的排挤而屡次失去晋升的机会。这使得他的心境变得沉重,对现实充满了失望和无奈。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而是选择了以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南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及之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由于他个人的遭遇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无法直接参与到抗金的斗争中去,只能通过对古代名士的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