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绛裴度

标题包含
李绛裴度
辅主中兴划懋功,削平僣叛一循公。 自怜党起群邪进,王业萧条不克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辅佐君主振兴国家立下了显赫功勋,平息了叛乱保证了公平正义。 可惜敌人众多使我陷入困境,使得大业无法完成令人惋惜。
去完善
释义
1. 辅主:辅佐君主。这里指李绛和裴度帮助宪宗皇帝实现国家的中兴。 2. 中兴:在遭受严重破坏或灾害后重建和恢复。这里指的是唐宪宗时期的振兴事业。 3. 划:谋求,计划。 4. 懋功:大功,伟绩。 5. 削平僣叛:平息叛乱,使国家重归统一。 6. 一循公:完全按照公正的原则行事。 7. 自怜:自己哀伤。这里指对朝政的忧虑。 8. 党起群邪进:指一些小人结党营私,破坏朝政。 9. 王业萧条:形容国家的繁荣景象变得破败不堪。 10. 不克终: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李绛裴度”为背景,歌颂了两位历史人物在中兴事业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首句“辅主中兴划懋功”中,“辅主中兴”指帮助君王振兴国家,而“划懋功”则表达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次句“削平僣叛一循公”,“削平僣叛”描述了他们公正无私地平息叛乱,体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笔锋一转,从赞美转向了惋惜。“自怜党起群邪进,王业萧条不克终。”这两句表明由于内斗和邪恶势力的影响,国家大业未能在两位英雄手中实现最终的繁荣。诗人以“自怜”表达了对这一悲剧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绛裴度》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金朋在贞元年间创作的。贞元年间,也就是公元785年到805年,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诗人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未能进入官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而是继续坚持创作,用自己的诗歌传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当时和后世的喜爱。 同时,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处于一个由盛转衰的阶段。虽然表面上政治稳定,但实际上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再加上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使得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时代背景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综上所述,《李绛裴度》这首诗是在金朋生活的贞元年间创作的,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诗人本身的人生际遇,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