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怀古
石头城下炬烧寒,司马东来骨肉残。
可惜六朝花粉地,年年风雨草漫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石头城下,火炬燃烧带来阵阵寒冷,而东来的司马将军却只能眼见着自己的骨肉分离。可惜这座曾是六朝繁华的花粉之地,如今每年都在风雨中,杂草丛生,荒草丛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建康:南京的古称。
2.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现为南京城墙的一部分,曾为中国古代的一座军事城堡,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在此筑城,命名石头。
3. 炬烧寒:借指烽火连天、战乱的残酷现实。
4. 司马:此处代指西晋东渡长江的将领王濬。
5.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6. 花粉地:美丽繁华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首句“石头城下炬烧寒”是诗人描绘的南京一带的战斗场景。石头城作为古代的南京的别名,在此象征着战争纷扰的时代。“炬烧寒”表达出战火燃烧的严寒氛围,使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次句“司马东来骨肉残”是诗人以司马青衫的形象来象征东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这句诗暗含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导致家国破碎、民生疾苦的根源。
第三句“可惜六朝花粉地”,诗人用“可惜”表达对昔日繁华盛世消逝的惋惜之情。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在南京地区先后建立了政权。而“花粉地”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文化繁荣、物阜民安的景象。
最后一句“年年风雨草漫漫”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战乱的连绵不绝以及时光流逝所带来的历史沧桑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康怀古》是南宋诗人金朋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南京(古称建康)的历史古迹和名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都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诗人身处南宋朝廷,面对国土沦丧的现实,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金朋说生活在南宋初期,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战争频繁,民间疾苦深重。诗人作为朝廷官员,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困苦和社会矛盾尖锐。这种现实环境使他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诗中,金朋说通过对建康的历史古迹和名胜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妥协求和的不满情绪。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