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三贤石本墨妙

标题包含
观三贤石本墨妙
字既因人传者多,人能累字又如何。 谁知异世三君子,字与名同保不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文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正是因为许多人为之传承。人们不断丰富文字的含义,让它们得以长久留存。可曾想,三位来自不同时代的贤者,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在岁月的长河中被保存得如此完整,熠熠生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贤: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三位书法家。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三贤”。 2. 石本墨妙:指石刻上的书法作品,此处指代三位书法家的作品。 3. 字既因人传者多:这句话的意思是,书法家的字是通过他人传承的,这里的“字”指的是书法作品。 4. 人能累字又如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能够积累书法作品,但又能如何呢?这里表示作者对书法作品和书法家的尊重。 5. 谁知异世三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谁知道在遥远的未来,这三位君子还能不能被人所知。 6. 字与名同保不磨: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本人的名字一样,都能够长久保存,不会被磨灭。这里表达了对三位书法家及其作品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观三贤石本墨妙》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书法艺术的魅力。诗人以“字既因人传者多”开篇,点明了书法作品在历史上流传广泛的现实,同时也暗示了书法艺术的传承性与独特价值。接下来的“人能累字又如何”则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即书法家通过笔墨技巧传达出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境界。而诗的最后两句“谁知异世三君子,字与名同保不磨”则是诗人对于三位书法家的赞美,认为他们的作品不仅流传百世,而且与他们的名字一起成为了不朽的传奇。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三贤石本墨妙》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张侃的一首题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7年前后,即宋理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张侃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年轻时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司公事,后因与宰相郑清之政见不合,被贬至地方任职。然而,在地方任上,张侃关注民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他的正直和才能受到了民众的尊敬和爱戴。后来,张侃因赈济灾民有功,得到了宋理宗的召见,并被任命为太常少卿。 宋理宗时期,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严重。尽管朝廷内部党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仍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书画艺术,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赵孟坚、文天祥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首诗中,张侃通过对三贤石本的观赏,表达了对前辈艺术家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文化繁荣的自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