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崇福寺青山阁

标题包含
题崇福寺青山阁
禅余无一事,冷面看青山。 明月几时有,白云终日闲。 地虚尘不到,天远手难攀。 直下看人境,纷纷醉梦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仲弓(1245年-1306年),字希圣,号苇航,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元代著名学者、官员。 胡仲弓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经史见长。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禅修之后没有其他事情,用冷漠的面孔面对青山。 什么时候能见到明月?白云整天都在悠闲自得。 地面虚无尘埃无法触及,天空遥远难以触碰。 直接往下看人间景象,众人皆沉醉于梦幻之中。
去完善
释义
禅余:“禅”是佛教用语,指静坐冥想。“禅余”指的是在静坐冥想之后。 冷面:这里是作者形容自己态度冷静,神情冷淡的样子。 明月:此处借指美好的时光。 几时:什么时候。 地虚:这里的"地虚",是胡仲弓对崇福寺青山阁地势的描绘,用以表达此地地势较高,视野开阔。 尘不到:意思是这个地方远离世俗,没有污染。 天远:即天空高远无垠。 手难攀:因为山势险峻,伸手难以触及的意思。 人境:这里是指人们生活的世界。 纷纷:混乱的样子。 醉梦间:指沉迷在酒色之中的人们如同处于梦境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景的诗。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在禅意生活中的内心宁静和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他通过观察青山、白云和月亮来展开想象,表现了他心旷神怡的状态。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看法,通过对比人们沉浸在酒色之中的昏聩状态,反衬出自己心境的清净与高远。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颇富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崇福寺青山阁》是南宋诗人胡仲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词。 在南宋末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的局势使得民众生活困苦,文人雅士常常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胡仲弓一生宦海浮沉,曾担任过郡县的地方官,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人生暮年游历崇福寺时,看到青山楼阁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国家现状,写下了这首抒发胸臆的词。 在当时,战乱频发,国家山河破碎,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身处江湖之远,但胡仲弓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引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在这首词中,胡仲弓以青山阁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危亡、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