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岳

标题包含
南岳
祝融何峻极,下看白云根。 绝顶人稀到,诸峰势独尊。 阔能遮日域,高不避天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弼(1015年-1078年),字商翁,北宋诗人、政治家。 陶弼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被任命为桂岭县令。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后来,陶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祝融山是多么峻峭啊,向下俯瞰着白云的源头。 很少有人能够抵达这山峰之巅,因为它在所有山脉中独领风骚。 它宽阔得可以遮挡住阳光普照的大地,高耸得甚至不回避天堂的大门。
去完善
释义
1. 祝融:指南岳衡山的主峰,亦名祝融峰,海拔约1千公尺,位于湖南衡阳回雁峰南50公里,今属湖南长沙。相传为古火神祝融葬身之地。2. 峻极:极高的意思。3. 白云根:云雾的源头,形容山峰之高,接近天际。4. 绝顶:最高的山顶。5. 下看:俯瞰。6. 阔能遮日域:以比喻手法描述峰峦之宽阔,仿佛可以遮挡阳光照射的范围。7. 高不避天阍:意指其高度之高,甚至能触碰到天空之门。8. 天阍:天宫的大门,这里用以象征天空。
去完善
赏析
《南岳》这首诗是诗人陶弼对南岳山景的描绘。诗人以祝融峰为诗的中心,展现了南岳的雄伟壮丽和幽深神秘。首先,他用“何峻极”来形容祝融峰的高耸入云,表达了其崇高的地位。接着,通过“下看白云根”一句描绘出祝融峰俯瞰众山的景象,突出了其在地理和气势上的优越地位。然后,“绝顶人稀到”表现了山顶荒凉的情景,体现了探险者无畏艰险的精神风貌。同时,“诸峰势独尊”进一步描绘了众山峰围绕簇拥祝融峰的景象,使读者领略到南岳山的壮观景色。最后,诗人以“阔能遮日域,高不避天阍”总结描述了南岳山的宏伟景象,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仿佛置身于南岳山中,感受其无尽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当时诗人陶弼(995-1078年)生活在湖南地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是他在南岳衡山游览时所作。此诗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陶弼正任湖南转运使一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为国家治理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北宋时期的官僚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使得陶弼在对国家治理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他以游览山水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理学思想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儒家经典的研究。与此同时,禅宗佛教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现实时表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陶弼作为一位关心国家治理的士人,他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 在游览南岳衡山的过程中,陶弼被衡山的壮美风光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他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衡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忧国忧民之心。整首诗既体现了陶弼的才情,又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的关切和责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