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二首·其一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将军出征,太阳都为之黯然失色。身披三重金甲,敌军将领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从军行:古代乐府题目,属《相和歌辞·从军行》。
2.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
3. 大将军:这里指唐代的著名将领李靖,曾率军击败匈奴。
4. 出战:指李靖领军出征。
5. 白日:太阳。
6. 暗榆关:形容阳光被遮蔽,榆关显得昏暗。榆关即今山海关,为长城重要关隘。
7. 三面黄金甲:形容唐军士兵身着金甲,士气昂扬。
8.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称号。
9. 破胆还:吓得胆都破了,慌忙逃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大将军英勇出征、威震敌胆的场面。首句“大将军出战”点明了主题,展现出战争的开始。接下来的两句“白日暗榆关”和“三面黄金甲”分别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将军的威武形象。最后一句“单于破胆还”则展示了战争的结局,表现了敌方在将军的强大气势面前的恐惧。整首诗节奏紧凑,充满了战斗的紧张感,展现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对敌方的威慑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从军行二首·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正值盛唐时期。在开元年间,由于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国力达到了顶峰,被誉为“开元盛世”。
在这个时期,王昌龄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早年曾有过壮志豪情,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多舛。尽管如此,王昌龄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依然坚持创作诗歌,抒发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英雄的气节。
在这一时期,边疆战争频繁,国家需要大量的兵力保卫边疆。王昌龄对边疆将士英勇抗敌的事迹深感敬佩,因此在《从军行二首》中描绘了边疆将士英勇战斗、保卫家园的场景。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