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猎

标题包含
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漫游...查看更多
狠人德莱文
去完善

译文
角鹰刚刚降落在稀疏的秋天草丛里,骏马快速地飞奔而去。 年轻人在平原上捕猎到了兔子,得意洋洋地骑在马上凯旋而归。
狠人德莱文
去完善
释义
1. 角鹰:一种凶猛的鸟。 2. 铁骢:毛色青黑的骏马。 3. 抛鞚:放开马的缰绳。 4. 平原兔:指在草原上奔跑的兔子。 5. 马后横捎:马后面有横杆用来挂猎物。 6. 意气归:表现猎人得胜而归的豪情壮志。
狠人德莱文
去完善
赏析
《观猎》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诗。诗中通过“角鹰初下”、“铁骢抛鞚”和“少年猎得平原兔”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英勇的少年在广阔的平原上纵马驰骋、英勇猎物的画面,表现出了少年的豪情壮志和英勇精神。而最后一句“马后横捎意气归”则暗示了少年满载荣誉而归的场景,彰显了少年的英勇本色和胜利者的自豪感。
狠人德莱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猎》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看狩猎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和历史的思考。 首先,王昌龄生活在唐朝初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军事力量强大,对外战争频繁,狩猎活动成为皇家贵族的娱乐方式之一。因此,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风貌。 其次,王昌龄本人具有丰富的从军经历,他曾多次参与边疆战争,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艰辛。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他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素材。 最后,在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文化事业也空前繁荣。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得以充分发挥其才华,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狠人德莱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