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塞下曲四首 四

标题包含
塞下曲四首 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漫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又派遣士兵驻守黄龙要塞,唯有对着边塞的云彩哭泣。
去完善
释义
黄龙:古代边塞要地;塞云:边塞上空的云彩,常用来象征边疆的荒凉。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共八句,前两句通过描绘边境的惨淡景象及霍将军的逝世,奠定了整首诗的沉重基调。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士兵之间的哀伤情绪,这种情感跨越了广袤的地域,传递出一种集体的悲痛感。第五、六句转入议论,表达了即使战功卓著,也可能遭到遗忘的命运,暗含对朝廷不公的批判。最后两句再次回到具体的场景描写,通过“黄龙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以及“哭塞云”的形象化表达,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哀伤升华为对整个时代、整个边疆命运的叹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王昌龄正处在他人生的中后期。他久历边塞,对边塞的战争、将士的生活与命运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唐代,边塞战事频繁,霍将军这般有功之臣却遭不幸身死,这令王昌龄深感悲痛。他目睹了边塞将士们在战争中的艰苦与无奈,他们的功勋常被忽视,兵马也常常被分割调遣。在这种背景下,王昌龄写下此诗,既是对已逝英雄的哀悼,也是对边塞将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