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朴翁故居

标题包含
过朴翁故居
电露荣华一梦休,琴书多是越僧收。 年年柳下游人过,指点春风认竹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惟信(1203年-1283年),字仲孚,号竹洲,又号梅屋,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吴惟信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短暂的人生如梦似幻,那些美好的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琴棋书画这些风雅之物,往往是出家人在静静地收集、传承。每年春天,游人络绎不绝来到河边,他们以春风吹拂下的翠竹为背景,指着那些小楼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去完善
释义
电露:短暂的光芒与露水,常比喻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如同梦境一般。 越僧:生活在越地的僧人,这里指的是当年朴翁的邻居或朋友。 柳下:柳树下的地方,常用来指代故居附近的景色。 竹楼:竹子做的楼房,诗中的“春风”通常寓含着美好与希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世事如梦的诗篇。诗人通过描述朴翁故居的变迁,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如今已如电光石火般消逝,只有越僧在这里收集着琴书,继续传承着文化的火种。而每年春天,游人依然会来到这里,抚今追昔,感叹岁月的无情。然而,尽管时过境迁,曾经的竹楼依然静静地在春风中坚守,成为后人凭吊的符号。诗人以柔美的笔触描绘了这些画面,传递出一份淡淡的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朴翁故居》是南宋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正值元军南侵之时。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吴惟信作为南宋士人,对国家的动荡局势有着深刻的感受。 在这个特殊时期,吴惟信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曾一度受到朝廷的赏识,但因为战乱的影响,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战乱中,他失去了家园,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惟信创作了《过朴翁故居》这首诗。通过对朴翁故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