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辨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在漂浮的玉石之上,就如同跨立在浩渺的海洋,踩在金色的鳌背上。 我又好像骑着巨鲸遨游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飞进了世界的尽头。 钟声和鼓声传递着声音,楼阁和亭台倒映在水中,这一切都不像是人世间的景象。 我在这里徘徊、咏叹、眺望,可惜没有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的诗友来相互唱和。 古今的时代浪潮起起落落,试问有多少英雄豪杰,都随着江水一同消逝了。 我想要乘风回到那仙境般的处所,这或许是我前世的习气使然。 还没有分辨清楚那些披着鱼皮的人是谁,就已经和海鸥水鹭结下了盟约,无奈的是我的邻居们无处可寻。 从今往后,每一个宁静的夜晚,我的梦境都应该环绕在这片青翠的山林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浮玉:指浮玉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海拔345米,相传春秋时范蠡携西施隐居之地。 2. 凭陵:意指凭借高处的地势俯瞰低处。 3. 金鳌背:古代传说中的五仙岛之一,这里形容站在高处。 4. 骑鲸:比喻游历仙境,这里形容飞游八荒之外的畅快之感。 5. 汗漫:无边无际,这里形容遥远的地方。 6. 八荒:八方边远地区,泛指远离中原的地区。 7. 钟鼓传声:钟声和鼓声传达声音。 8. 楼台倒影:形容建筑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9. 不类人间世:与人间世界不一样,这里形容景色优美,仿佛仙境。 10. 陶谢:指南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这里表示希望自己能与古代的诗人一样,有才华横溢的同伴。 11. 潮落潮生:指潮水的涨落,这里比喻历史的变迁。 12. 英雄:指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13. 三生:佛教术语,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生。 14. 阆中:即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5. 鱼蓑:指捕鱼时的装束。 16. 鸥鹭:一种水鸟,象征隐逸生活。 17. 卜邻:选择邻居,这里指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18. 清夜:清静的夜晚。 19. 梦魂:梦境。 20. 空翠:指山间清新的空气和青翠的山色。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吴琚的这首词以浮玉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开头描绘了作者在山顶俯瞰大海的场景,仿佛踏着金色的鳌背,如同骑鲸遨游于天地之间。接下来通过钟鼓传声、楼台倒影等景象,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寂寞。作者在此惋惜自己无法找到像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诗人共同欣赏这美景。 下阕词中,作者感叹古今英雄如长江水般流逝,希望能够乘风回到仙境,这或许是他前生的习惯。他想成为一位隐士,与鸥鹭为伴,可惜周围没有合适的环境。最后一句表明,今后在清朗的夜晚,他的梦魂将围绕这座青山。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的情怀,以及对尘世的无奈和超脱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吴琚的一首词。吴琚的词风沉雄豪放,他在南宋时期的地位仅次于辛弃疾。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时期(公元1194-1224年)。 在这个时期,吴琚的个人生活颇为坎坷。他曾三次任职太府寺丞,但他却对官场的纷扰感到厌倦。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使他深感忧虑,因此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生疾苦,外患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吴琚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的词中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而是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