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虚堂

标题包含
虚堂
虚堂燕坐悄无言,欲断残香冷自烟。 秋色满山林桂静,一轮霜月泻寒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高宗,名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过程。 赵构出生于北宋皇室家庭,他的父亲是宋徽宗,母亲是韦贤妃。他年轻时曾担任各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空旷的厅堂里,燕子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想要断掉剩下的香烟,让它冷却,只剩烟雾。秋天的景色映满了山林,桂花安静地生长着;一轮带着寒意的月亮倒映在冰冷的泉水中。
去完善
释义
1. 虚堂:指空寂无人的屋子。 2. 燕坐:闲坐,无事时静坐。 3. 残香:指逐渐消散的香气。 4. 林桂:桂花树,这里形容山林中的景色。 5. 泻:流动,这里指月光洒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虚堂》描绘了寂静的秋日景象和诗人在书房静坐时的内心感受。诗中的“虚堂”指的是宽敞明亮的书房,而“燕坐”则意味着诗人正在安静地坐着思考。接下来的“欲断残香冷自烟”一句,通过描绘即将燃尽的香炉和袅袅升起的烟雾,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 紧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窗外,描述了秋天的山林中桂花静静地绽放,以及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照亮了山谷中的泉水。这一句中的“泻”字生动地展现了月光如水般倾泻的景象,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精炼的文字描绘了秋天的寂静景象,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仿佛能置身其中,感受到那宁静的氛围和诗人的思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虚堂》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宋高宗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1127年至1162年之间,即南宋初期。这段时间内,北宋灭亡,金兵南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难后,侥幸逃脱,建立南宋政权。他在位期间,由于畏惧金人的强大实力,采取了求和的政策,这使得南宋政权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恢复往日的繁荣。 《虚堂》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绘虚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