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获稻

标题包含
获稻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 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 表黄先后收,断折伛偻拾。 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南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 李觏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初升越过高山,晨光洒在田地上,露水滴答。 农妇带着朝露从田间归来,怀里抱着哭闹的婴儿,与人相遇时甚至不敢站稳,赶紧低头匆匆走开。 她收拾着成熟的稻谷,有些已经断折,弯腰驼背地捡起每一粒。这样的画面映照着仓库里早已储满粮食的景象,但如今又要缴纳新的租金了。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获稻》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一首描绘农事劳作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早晨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描述了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田野间还带着露水的时候,农民就已经开始忙碌地劳作。这一画面体现了农民勤劳的品质以及对农业的辛勤付出。 颔联“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进一步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饷妇是指农忙时给田间劳作的农民送饭的妇女。她担心儿子在家无人照看而啼哭,但在田边却又不好意思和别人交流。这里既展示了农妇的艰辛生活,也反映出农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理解。 颈联“表黄先后收,断折伛偻拾”描述了农民们在收获稻谷时的情景。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出黄色和表皮完好无损的稻谷,同时还要弯腰捡拾那些被压断、破损的稻穗。这一细节表明农民对待庄稼的精心呵护和对每一粒粮食的珍视。 尾联“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揭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背后是沉重的赋税压力。尽管农田里四处觅食的老鼠和偷食的鸟儿已经使得粮食损失严重,但农民仍需向官府交纳租税。这让读者不禁感叹农民生活的艰苦以及社会不公的现实。 总体而言,《获稻》这首诗歌通过对农民在收获季节的田间劳作场景进行描绘,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不易,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承受的重压与困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使读者深受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获稻》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描绘了农民在秋收时节的劳动场景和喜悦心情。 李觏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代。他在青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他关注民生疾苦,主张改革政治,提倡实学。 在这个时期,北宋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这也是李觏创作这首《获稻》的背景。通过描绘农民在秋收时的辛勤劳作,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