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四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文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烟草黏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翘金色细纹的两只鸳鸯在春天的水池中戏耍,水面波纹轻轻涌起。池塘边上海棠梨树,经过雨后阳光照耀,花朵怒放、压满枝头。穿着绣花上衣的女子遮掩着笑意,烟雾弥漫的草地上蝴蝶翻飞。少女们对着芬芳的花朵浅笑低语,然而边疆的情郎书信却杳无音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翘:古代妇女头饰的一种,翡翠鸟羽毛制成的翘角。
2. 金缕:金丝编织的衣物或者饰品。
3. 鸂鶒:一种水鸟,通常指鸳鸯。
4. 水文:波纹状的水面。
5. 春池:春天的池塘。
6. 海棠梨:海棠花和梨花。
7. 笑靥:微笑时脸颊上露出的酒窝。
8. 烟草:野生草本植物,这里指杂草丛生的景象。
9. 飞蝶:飞舞的蝴蝶。
10. 青琐:古代宫廷门窗上的装饰图案,也借指皇宫。
11. 对芳菲:面对春天盛开的花朵。
12. 玉关:汉代的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地区。
13. 音信稀:很难得到消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鸟类(翠翘金缕双鸂鶒)、水景(水文细起春池碧),又有植物(海棠梨、烟草)和建筑(青琐)。通过这些细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词中“绣衫遮笑靥,烟草黏飞蝶”两句尤其生动,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最后一句“玉关音信稀”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韵律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其四》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在这个时代,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正步入鼎盛时期,温庭筠凭借其卓越的才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温庭筠生活的年代,晚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政治腐败,战乱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庭筠的个人命运也颇显波折。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功名受挫;虽为贵族出身,却因家族没落而家道中落。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
面对晚唐的社会现实,温庭筠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融入到诗词创作中,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在《菩萨蛮·其四》中,他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佳人孤独的身影,传达出对世事无常、红颜易老的哀伤之情,反映了晚唐文人墨客的忧虑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