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溪阁
十寻杰阁倚云隈,淡霭轻烟照眼来。
山色不随天际远,溪流长为水深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宏伟的十层楼阁矗立在云端,四周环绕着云雾。在这朦胧的景色中,淡薄的烟雾和阳光交织在一起,给人带来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而山的颜色并不因天空的遥远而消失,反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显得深远而又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洄溪阁》:是喻良能的一首诗的名字,喻良能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仕至尚书郎。
2. 十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十寻即为八十尺,形容楼阁之高。
3. 杰阁:高大雄伟的楼阁。
4. 云隈:云雾缭绕的地方。
5. 淡霭轻烟:形容烟雾淡薄的样子。
6. 天际:天边的尽头。
7. 深回:深远曲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楼阁的古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洄溪阁》是南宋诗人喻良能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面临着国家的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之际,许多人都心怀忧虑,渴望恢复河山。
喻良能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了解民间疾苦,也深知国家面临的困境。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之心。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国不断南侵,导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中,喻良能忧心忡忡,他渴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拯救苍生。因此,他在《洄溪阁》中表达了这种情感,希望通过诗歌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为国家的兴亡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