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仁宗皇帝词 其二

标题包含
挽仁宗皇帝词 其二
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 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 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皇帝选择在山中安葬,天上的王者也因此感到悲伤。 长寿的原野上有三位圣人相接,神仙的坐骑带着万灵疾驰。 怨声充满了胡笳和洞箫的声音,威严的陈设展示在宝剑和华丽的鞋子上。 只留下人和马的痕迹,不再回到美丽的瑶池。
去完善
释义
1.帝者因山葬:帝指仁宗皇帝。因山葬,因为山势而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安葬之处。 2.天王下度悲:天王指皇帝,下度指辞世。整句话意思是皇帝去世后,世人无不悲痛。 3.寿原三圣接:寿原是安葬皇帝的陵墓,三圣指的是尧舜禹等三位古代贤君。接是指陵墓的位置在它们附近。 4.神驾万灵驰:神驾指皇帝的灵魂升天,万灵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灵。这句话是说皇帝离世后,灵魂升天,众神灵纷纷来迎接他。 5.怨入笳箫曲:怨,哀怨之情;笳箫曲,指音乐。这句诗表明人们在哀悼仁宗皇帝时的情感通过音乐传达出来。 6.威陈剑舄仪:威陈,陈列威严;剑舄仪,古代皇帝陵墓前的仪仗。这句话表达了皇帝陵墓前威严的仪仗布置。 7.空留人马迹:指皇帝陵墓前的遗迹,如石马、石人等,让人感叹不已。 8.不复到瑶池:瑶池是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借指皇帝所向往的天堂。不复到瑶池,表达出皇帝已经离开了人间,无法再回到瑶池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述了仁宗皇帝的逝世和悼念场景。起句“帝者因山葬”表达皇帝已逝去,长眠于青山之中。接下来的“天王下度悲”则表达了群臣百姓因为皇帝离世而悲痛欲绝的情感。 接下来两句“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描绘了皇帝逝世后,天人共哀的情景。紧接着“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虽然皇帝离世,但他的威严仍然通过礼仪展现出来,音声中的哀怨和丧仪中的威严相互映衬。 最后两句“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既表达了皇帝离世后的空虚与失落感,同时也暗含着皇帝离去后,无人再能到达瑶池仙境的寓意,更表达了皇帝离去的悲痛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挽仁宗皇帝词》是宋朝诗人胡宿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1063年。当时胡宿担任翰林学士,负责为仁宗皇帝撰写悼念文章。 在这个时期,宋朝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仁宗皇帝的统治期间,政治相对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随着仁宗皇帝的去世,国家失去了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胡宿作为朝中重臣,对此感到痛心疾首。 胡宿在创作这首诗时,以缅怀仁宗皇帝为主题,通过对仁宗皇帝的歌颂,表达了对这位君主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胡宿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忠诚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盼。这首诗成为了宋朝历史上悼念仁宗皇帝的著名诗篇,展现了胡宿卓越的文学才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