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乌程松桂亭
谁云宰邑难,宰邑有真乐。
但知弦歌趣,永谢尘劳缚。
琴堂吏惊散,昼日垂朱箔。
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
一洗朱墨昏,至味非糟粕。
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
回视卓鲁辈,政可束高阁。
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
壮哉万户邑,何异逢盘错。
公来省其俗,治剧操至约。
政成日有余,空庭可罗雀。
西园久弃置,疏町走芒屩。
经营四顾间,得地平如削。
筑堂号松桂,轩槛敞寥廓。
虽无松桂阴,胸中自丘壑。
况逢贤使君,成有新诗落。
异时采歌谣,持用献木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说管理城市困难重重,其实在治理中也有真实的乐趣。只要懂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便能忘却尘世纷扰的烦恼。政务厅的官员们被我的歌声吸引,白天开放大厅,百姓也受惠于良好的政策。
在书香氛围中,我专注于文史研究,提升自己。把日常的公务处理得有条不紊,从中也能体会到生活的甜美。现在的范公是个贤明的地方官,他的亲民作风让同僚感到愉悦。回头看那些前人,他们的政绩似乎只能束之高阁了。
我所在的苕溪是古老的侯国之地,繁华富饶,人口众多。这个庞大的城市犹如一道道错综复杂的难题等待我解决。幸运的是,通过深入民间了解风俗,我已经掌握了治理的精髓。现在每天都有空闲的时间,甚至可以让庭院空空如也,无人问津。
那荒废已久的西园,杂草丛生,需要我去清理整治。我四处查看,寻找适合建筑的地方,最终找到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开始建设。这个新建的堂院叫做松桂堂,宽敞明亮,虽然还没有松树和桂树的遮荫,但我心中早已有了规划。
再加上这次遇到的是如此贤明的使君,已经一起合作创作出了新的诗篇。未来某天,我会将这些诗篇收集起来,像木铎一样向人们传播。
去完善
释义
1. 范乌程:范指范仲淹,乌程即现在的浙江湖州市。
2. 宰邑:指担任县令等地方官职。
3. 弦歌:以琴瑟伴奏的歌曲,这里引申为治理郡县。
4. 琴堂:指县衙门。
5. 朱箔:红色的帘幕。
6. 棐几:用榧木制成的书桌或茶几。
7. 卓鲁:指古代的清官楷模卓茂和鲁恭。
8. 束高阁:指将政务放置一边,不去过问。
9. 苕溪:浙江省的一条河流,流经湖州。
10. 侯邦:诸侯的封地。
11. 壮哉:多么壮丽啊!
12. 逢盘错:遇到复杂的问题。
13. 省其俗: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
14. 治剧:处理复杂的政务。
15. 至约:简约而有效的方法。
16. 成有余:成功之余。
17. 西园:县衙门的园林。
18. 疏町:农田间的道路。
19. 芒屩:草鞋。
20. 得地:得到了一块土地。
21. 平如削:形容地面平整。
22. 轩槛:窗户前的栏杆。
23. 自丘壑:有自己的规划和布局。
24. 贤使君:称颂地方长官的美词。
25. 木铎:古代用于唤醒民众注意力的器具。
去完善
赏析
《题范乌程松桂亭》赏析:
这首诗以松桂亭为题,描绘了范乌程县令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宰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清廉政治的理想。开篇两句“谁云宰邑难,宰邑有真乐”,强调出县令在治理地方时的乐观态度,表现出诗人对政事的独到见解。接下来五句“但知弦歌趣,永谢尘劳缚。琴堂吏惊散,昼日垂朱箔。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描绘了琴堂之上,官员们各司其职,气氛轻松融洽。吏员们不再被繁重的公务所困扰,可以在白天读书看史,进行学术研究,体现了范乌程的宽仁治理和良好政绩。
随后八句“一洗朱墨昏,至味非糟粕。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回视卓鲁辈,政可束高阁。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壮哉万户邑,何异逢盘错。公来省其俗,治剧操至约”,进一步赞扬范乌程的治世之道。他以简练的方式解决了复杂的政务问题,使得县衙内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同时,诗人将范乌程与古代贤臣卓、鲁相比,强调了后者治理成效的优越性。最后两句“政成日有余,空庭可罗雀”,则形象地描绘出在范乌程治理下,政务得以顺利解决,民众生活安定,连庭院中都可以见到麻雀,呈现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描述范乌程在西园修建的松桂亭。“西园久弃置,疏町走芒屩。经营四顾间,得地平如削。筑堂号松桂,轩槛敞寥廓”,讲述了范乌程如何选址修建松桂亭的过程,以及亭子建成后宽敞明亮的景色。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明虽然松桂亭内没有真正的松树和桂树,但范乌程的心中却充满了山水自然的美好景致,暗含了对他的景仰之情。最后两句“况逢贤使君,成有新诗落。异时采歌谣,持用献木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并寄语范乌程以此美景为契机,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篇。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范乌程松桂亭》是南宋诗人陈棣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方金朝和南方南宋的对峙状态,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诗人陈棣在南宋时期担任过一些官员,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福祉。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他的政治抱负并未能完全实现。在范乌程的松桂亭中,陈棣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使他想起了家乡的景色和自己的童年时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棣通过描绘松桂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怀念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战乱不息的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