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山寺

标题包含
金山寺
一点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 晴江万里云飞尽,鼇背参差日气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点绿意泛起在波浪之中,完全依赖水域的连接与天空相通。晴朗的江水万里无云,鳌鱼的背上阳光映照出红色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金山寺》:唐代诗人窦庠所作。 1. 青螺:本指女子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金山寺的壮丽景象。 2. 白浪: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 3. 全依:完全依靠。这里指金山寺完全依赖长江的水流和天空相连。 4. 水府:长江水域的神灵居所。 5. 晴江:晴朗的长江。 6. 万里云飞尽:形容视野开阔,万里无云的景色。 7. 鼇背:鰲鱼背,这里是形容长江中的岛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首句“一点青螺白浪中”以形象的语言表现了金山寺在江中的位置,将寺庙比作青螺,与白色的浪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其宁静而优雅的形象。第二句“全依水府与天通”则描述了金山寺与江水的紧密联系,强调其虽在水中央却仍能与天空相通的意境。 接着,诗人在第三句“晴江万里云飞尽”中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晴空万里的江面,无边的云彩飘过,强调了江面的开阔。而在第四句“鼇背参差日气红”中,诗人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阳光洒在鳌背上、折射出红色光芒的场景,进一步突显了江面的辽阔和金山寺的壮观。整首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金山寺的美丽风光,同时通过对场景的刻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边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窦庠在游览金山寺时所作。窦庠,唐朝人,生活于贞观年间,其家族为当时的书香门第,本人亦颇有诗才。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富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窦庠创作的这首《金山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金山寺作为镇江的一处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诗人窦庠在游览过程中,被金山寺的美景所吸引,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金山寺》。 窦庠在游历金山寺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江岸边绿树成荫,江面上波光粼粼,山间的寺庙金碧辉煌,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描绘金山寺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信仰的敬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