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

标题包含
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
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 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 甘比流波辞旧浦,忍看新草遍横塘。 因君赠我江枫咏,春思如今未易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独孤及(725年-777年),字至之,唐朝时期文人,祖籍河南洛阳。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生活:独孤及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遥望远方思念家乡容易感伤,更何况将老之时偶尔忆起年华。时常攀折花朵却感叹花落满地,白天闭门读书却厌倦时光漫长。甘愿像流水一样离开旧地,不忍心看到新绿铺满池塘。因为您送给我一首描绘江枫的诗篇,春天的思绪现在难以衡量。
去完善
释义
1. 皇甫侍御:指皇甫曾,唐朝诗人。曾任监察御史,与独孤及为好友。 2. 独孤及:唐朝诗人,官至礼部员外郎。 3. 望远思归:远离故乡,眺望远方,思念家乡。 4. 衰鬓:形容头发斑白,指年纪已老。 5. 偶年光:与时光共度。 6. 芳树:指春天开花的树木。 7. 高斋:指书斋或读书处。 8. 旧浦:旧地,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9. 新草遍横塘:描述春天的景象,新草生长于横塘之处。 10. 江枫咏:指皇甫曾的诗作《江枫楼》,描述江南的秋天景色。 11. 春思:春天的思绪,即对春天的感慨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中,独孤及通过描绘春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深深的哀愁和感伤。首先,他描述了望远思归的心情,感叹岁月催人老,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春天的景象中的感受,如攀树赏花却看到花朵凋谢,白天里在高斋中却因阳光强烈而感到厌烦。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痛心。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表明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而新草遍地则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从而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友人所赠的诗歌,强调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感伤,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是唐代诗人独孤及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动荡之中,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在这段时间里,独孤及个人的生活也颇受影响。他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但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曾一度被贬谪到外地。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战争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唐玄宗至德年间,唐朝的政治局势十分紧张,安史之乱使国家陷入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渴望更加迫切。同时,这一时期的文人知识分子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因此,这首诗《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