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他日定会将这美好的景致绘成图画,回到京城后向同僚夸耀。
去完善
释义
异日:将来;凤池:凤凰池,代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着重描写杭州的城市风貌与自然景观。开篇点明地理位置,“东南形胜”奠定了全词恢弘大气的基调。“烟柳画桥”至“天堑无涯”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壮丽。尤其是“怒涛卷霜雪”一句,用动态的画面凸显了钱塘江的磅礴气势。
下片则转向西湖及周边的风物人情,语言更加清新婉约。“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为千古名句,既体现了季节特色,又渲染了诗意氛围。最后几句写到官宦游宴、百姓安居乐业,为整首词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整体来看,此词行文流畅,层次分明,既有宏观的鸟瞰视角,又有微观的细节刻画,充分展现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的由衷赞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景德年间,柳永赴杭州探望任太守的孙沔。正值江南盛景,三吴之地繁华锦绣。词人漫步钱塘江畔,目睹眼前如画风光与市井繁华,不禁心潮澎湃。彼时柳永正当壮年,虽科举不顺但意气未减,对江南美景与人文风情充满赞叹之情。这首《望海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既描绘了钱塘胜景,也寄托了对未来仕途的憧憬。整首词气象恢宏,展现了宋初盛世的繁华景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