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石溪住了很久,又开始想念端午节了,便在驿站的楼下观看龙舟比赛的发船仪式。
战鼓声如雷鸣般震撼人心,兽头船领头位置上下浮沉掀起浪花。
当竞赛开始后,所有船只破浪而出,像鸟儿一样飞跃,争相前进。
有人说,这是一条真龙,我起初还不相信,但最后它赢得了竞赛,证实了传言非虚。
去完善
释义
1. 石溪:地名。
2. 思端午:想到端午节。
3. 馆驿楼前:驿站的楼上。
4. 发机:安排发射水弩。
5. 鼙鼓:军中的小鼓,这里指擂鼓助威。
6. 动时雷隐隐:比喻船只启动的声音如雷声一般。
7. 兽头凌处:破浪而上的龙舟之尖端部分。
8. 雪微微:形容水浪翻涌的景象。
9. 冲波突出入齐譀:冲刺时打破波涛而出,与群舟竞赛。
10. 跃浪争先鸟退飞:在波浪中跳跃前进,像鸟儿在后退飞翔。
11. 向道是龙刚不信:人们一开始不相信他们是真龙。
12. 果然夺得锦标归:最终获得比赛胜利。
去完善
赏析
《竞渡诗》是一首描绘赛龙舟场面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赛龙舟的紧张刺激和激烈竞争。从“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久居石溪,对这个地方的传统活动有着深厚的感情。“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则是描写赛龙舟时的情景,鼓声如雷,船头破水,形成一幅生动激烈的画面。
紧接着的“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描述了参赛者在竞赛中的表现,他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展现出矫健的身手和无畏的精神。最后两句“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则是对比赛结果的期待与喜悦,寓意着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夺得桂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竞渡诗》卢肇,这是一首描绘龙舟竞渡场景的七言律诗。据历史记载,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衰落,然而文化艺术却达到了一个高峰。卢肇,字子发,是唐代著名的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和赋方面,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创作《竞渡诗》时,卢肇正身处政治生涯的低谷。当时的朝廷奸佞当道,贤能之士受到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卢肇选择了隐逸山林,将自己的才华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在卢肇生活的时代,唐代社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导致民不聊生,动乱四起。而诗人卢肇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他以笔为剑,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为社会的正义和百姓的福祉呼吁呐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