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谪仙问月

标题包含
谪仙问月
沉香亭北奏云和,独数清平第二歌。何事夜郎流不返,又持杯酒戏嫦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沉香亭北侧演奏优美的音乐,其中以清平的歌唱尤为动听。为何夜郎国的歌声流传不到这里?再举杯邀明月共饮,演绎出美妙的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沉香亭:是唐朝长安皇宫内的一座亭子,这里用以指代皇帝休憩的地方。 2. 云和:古代乐器名,这里指演奏的音乐。 3. 清平:清平调,是唐代的乐府曲调之一,这里特指唐玄宗所制的《清平调》三首歌曲。 4. 夜郎:在中国西南部,是唐代的一个流放之地,此处用来比喻被贬谪的地方。 5. 嫦娥:传说中住在月亮中的仙女,这里比喻明月。
去完善
赏析
《谪仙问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赏月时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人用“沉香亭北奏云和”来形容他所在的地点和环境,“沉香亭”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点,而“奏云和”则暗示了诗人在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表演。接下来的“独数清平第二歌”则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同时也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月亮。 然后,诗人发出了“何事夜郎流不返”的疑问。这里的“夜郎”可以理解为泛指被贬谪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和对故乡的思念。紧接着的“又持杯酒戏嫦娥”则是对月神的调侃,表面上是表达对酒的喜爱和对嫦娥的好奇,实际上也是借此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赏月时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人又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酒和嫦娥的调侃,从而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谪仙问月》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陈炜的一首咏月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正是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 陈炜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才能得到了当时文坛的广泛认可,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并称“南宋四大家”。然而,尽管才华横溢,陈炜在仕途上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就,一生坎坷。他曾多次被贬,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们喜欢结交朋友,交流诗作。陈炜在这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谪仙问月》。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月亮的敬仰之情,展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品格和豁达胸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