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员外李叔玉之南京
新霜变碧草,寒云结朝阴。送君都门道,别骑何骎骎。离筵一樽酒,因之话夙心。君本明堂才,蚤岁辞邓林。郎曹二十载,声价轻南金。舆情若有合,拟作商家霖。如何远行旆,又逐南飞禽。世事勿复道,此怀良不禁。自惭本樗栎,托君交谊深。乡园与宦辙,日夕相追寻。有诗必投示,有过时见箴。君今辞阙下,我方逐朝簪。仰视云汉表,一似辰与参。临歧意难尽,慷慨发狂吟。淮江荡兰浆,白下闻霜砧。旧京风景佳,公暇宜登临。勿云子期远,终负伯牙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霜覆盖下的草地开始泛绿,寒冷的云朵在早晨汇聚。我送你到都城的大门,告别的时候,马儿走得很快。离别宴会上的一杯酒,使我们谈起昔日的心意。你本就是明堂的人才,早年离开邓林的家乡。在郎曹做了二十年官,声誉就像南方的金子般珍贵。公众的意见与你一致,你将成为商家的及时雨。为何又要远行,像南飞的鸟儿一样离去呢?不要再提世间的事了,我的心情难以抑制。我自知愚笨,但对你深厚的友谊深感惭愧。家乡和宦途之间,我日夜都在追寻。有诗一定要给我看,有过错我会指出来。你现在要离开京城,而我还在追求功名。抬头仰望天空,星辰仿佛触手可及。在岔路口分别时,感慨万千,激动地唱出狂放的歌。淮河下游漂泊着兰浆,南京城传来响亮的砧声。旧都的风景如画,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登山临水。不要说我离你太远,最终会辜负你的琴音。
去完善
释义
1. 新霜:秋天的霜降。
2. 碧草:秋天绿色的小草。
3. 寒云:寒冷的云彩。
4. 朝阴:早晨的阴暗天气。
5. 都门:京城。
6. 别骑:分离的骑马。
7. 骎骎:马行疾速貌。
8. 离筵:离别宴会。
9. 因之:因此。
10. 夙心:素来的心愿。
11.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12. 邓林:古地名,位于今河南邓州。
13. 郎曹:官职名。
14. 声价:名声和价值。
15.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
16. 舆情:公众的意见。
17. 商家霖:商人出身的官员,喻指有才干的人出任要职。
18. 行旆:出行时的旗子。
19. 又逐:再次追逐。
20. 南飞禽:向南飞的鸟类。
21. 时事: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
22. 勿复道:不要再提了。
23. 此怀:此刻的心情。
24. 樗栎:两种树名,比喻无用之人。
25. 托君:依靠您。
26. 交谊:交际友谊。
27. 宦辙:做官的行踪。
28. 日夕:早晚。
29. 有诗:有写诗。
30. 投示:展示出来。
31. 有过:有过失。
32. 时见箴:经常看到箴言。
33. 阙下:皇宫门前。
34. 我方:我这边。
35. 逐朝簪:追求朝廷的官职。
36. 仰视:抬头看。
37. 云汉:天河。
38. 一似:好像。
39. 辰与参:星辰与参星,泛指天空中的星星。
40. 临歧:分别的时候。
41. 慷慨:情绪激动。
42. 狂吟:激情四溢地吟咏。
43. 淮江: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44. 荡兰浆:行驶在长江的船上。
45. 白下:南京的别名。
46. 霜砧:秋天的捣衣声。
47. 旧京:古代京城。
48. 公暇:公务闲暇之时。
49. 登临:登山临水,游览山水。
50. 勿云:不要说。
51. 子期:俞伯牙的知音。
52. 终负:终究辜负。
53. 伯牙琴:俞伯牙弹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炜送别友人李叔玉时的感慨和期望。诗歌以“新霜变碧草,寒云结朝阴”开篇,描绘了秋天肃杀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离别伤感的基调。紧接着,诗人通过叙述送别的场景、谈论友人的才能和对友情的珍视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深不舍之情。诗人把友人的离去比作“南飞禽”,既表达了友人离去的无奈,又寓含了对友人前程的担忧。
在离别之际,诗人勉励友人勿忘初心,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希望两人能够保持书信往来,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此外,诗人还祝愿友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顺利,相信他们二人的友谊可以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总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员外李叔玉之南京》是唐代诗人陈炜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国力强大,但政治腐败严重,矛盾日益激化,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陈炜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窥见他当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叔玉远赴南京任官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陈炜生活的时代,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官场腐败、世态炎凉使得许多文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和失望。陈炜作为一个有一定才华的文人,或许也曾尝试通过科举谋求功名,但最终未能如愿。这种经历使他对友人的前途产生了担忧,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