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文靖竹石图寄赠山中叶克颖
紫台山形若匏仆,紫台山下竹无数。四时苍翠拂檐楹,云是山人栖隐处。我家相距十馀里,文笔山前义溪浒。种得萧萧玉万竿,也学山人开别墅。有时山人过我游,坐看繁阴满窗户。夜静林间酒半醒,凤凰蹴落枝头露。有时我棹紫台舟,六月炎云不知暑。膝下弹琴曲未终,鹧鸪啼落江边雨。两家景物向来同,十载萍踪何处所。高人为写石上枝,恍惚犹谐梦中趣。他年烟水觅长竿,挥毫指点山前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台山的形状像是一个倒扣的葫芦,山脚下有无数的竹子。四季常青的竹叶轻轻拂过屋檐和柱子,这里是隐居者的住处。我的家距离这里十多里,位于文笔山前的义溪边。种了数万株竹林,学着隐居者在这里建立别墅。有时候隐居者会来我家游玩,坐着就能看到窗子外郁郁葱葱的竹林。夜晚在林中饮酒至微醺,仿佛能看见凤凰踩着树梢上的露水。有时候我会乘船游览紫台山,即使是六月的炎炎夏日也感觉不到热。弹奏一曲未完,就听见了鹧鸪啼鸣,好像是将江边的雨滴都唤落下来。我们两家的景物向来相似,只是十年过去了,我们的足迹已经分散到各处。高人在这里画了一幅石上竹枝的画,那感觉像是梦中的美好情景。未来在烟波浩渺的水乡寻找长竹竿,挥毫指点着山路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1. 紫台山:地名。
2. 若匏仆:比喻山形似葫芦倒卧。
3. 四时:四季。
4. 檐楹:屋檐和门柱。
5. 文笔山:地名。
6. 义溪浒:河岸。
7. 萧萧:形容竹子枝叶疏朗的样子。
8. 开别墅:建造别墅。
9. 凤凰蹴落枝头露:指凤凰鸟在枝头跳跃落下露珠。
10. 夜静:夜晚宁静。
11. 膝下:在膝下,这里表示距离很近。
12. 挥毫:挥洒毛笔,这里表示画画。
去完善
赏析
《题周文靖竹石图寄赠山中叶克颖》是一首描绘山间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首联“紫台山形若匏仆,紫台山下竹无数”,以紫台山为引子,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山形似匏,意指山的形状奇特;山下竹林繁茂,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颔联“四时苍翠拂檐楹,云是山人栖隐处”,进一步描述了紫台山下的景象。一年四季,竹子青翠茂盛,遮蔽屋檐,这里就是隐居高人的栖息地。诗人通过描写山居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我家相距十馀里,文笔山前义溪浒。种得萧萧玉万竿,也学山人开别墅”,讲述了自己的住所离紫台山不远,同样有美丽的山水风光。诗人自嘲地表示,自己也效仿山人建起了别墅,体验山居生活。
尾联“他年烟水觅长竿,挥毫指点山前路”,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与友人相聚,一同欣赏这美景,谈论诗歌人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明朝正统年间,陈炜身为监察御史,负责监督百官、肃正纲纪。他目睹了朝廷腐败和民生疾苦,心中忧国忧民之情愈发强烈。正当此时,他在书画市场发现了一幅名为《题周文靖竹石图寄赠山中叶克颖》的画作。这幅画描绘了一株傲骨铮铮的竹子,根部石头棱角分明,犹如一颗坚定的心。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叶克颖,后者隐居于山中,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以此赞美竹子的坚贞不屈与叶克颖的高洁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