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愍长老退院作

标题包含
酬愍长老退院作
掣电机锋不容拟,已逐惊飚落千里。 人生万事孰为大,世上百年能有几。 余蔬残肉岂能饱,包束乾坤归一指。 今朝斋钵挂空墙,山前山后松风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电光火石间无法模仿,已如疾风迅速抵达千里之外。人生中众多事务哪个最重要?世上百年岁月又能有几许?剩余的蔬菜残肉岂能满足口腹之欲,用一片手指即可裹住整个天地。今天清晨饭钵已经挂上空墙,山前山后的松树间正吹起大风。
去完善
释义
1. 掣电机锋:比喻思想斗争的激烈或辩论的尖锐。 2. 拟:猜测,考虑。 3. 已逐惊飚:已被激烈的思想斗争击破。 4. 千里:暗指远离尘世的纷扰。 5. 余蔬残肉:指微薄的素食。 6. 包束乾坤:寓意胸怀宽阔,包容一切。 7. 一指:禅宗的比喻,寓意领悟真理的关键在于一点灵光。 8. 斋钵:僧人饮食之器。 9. 松风:形容高洁的品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酬愍长老退院作”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看法。首联用“掣电机锋”来比喻禅宗顿悟,通过“不容拟”和“已逐惊飚落千里”的描绘,形象地表现出禅宗思想的迅疾与深刻。颔联从“人生万事”过渡到“世上百年能有几”,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颈联通过“余蔬残肉”以及“包束乾坤归一指”,传达了诗人主张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纷争的宗教思想。尾联中,“今朝斋钵挂空墙,山前山后松风起”,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揭示了禅宗修行在自然中获得真理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酬愍长老退院作》,是唐代诗人李复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初期,也就是公元659年前后。 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昌盛。李复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也深受影响。他在这首诗中以长老退院为主题,以表达对佛学的敬意和对长老的感激之情。 在人生际遇方面,李复本身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素养和卓越才情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影响,如杜甫、白居易等。李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这一经历使他对仕途产生了一定的失望,转而更加关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佛学研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